文/顺风
丁磊日前透露,“我们第三季度就会推出博客产品”,“用户容量设计在一千万以上”,展示了现金储备超39亿人民币的网易全面进军博客的前景,这是所有业界竞争者都不可忽视的信息。
对于迟迟在博客服务方面没有动作,丁磊声言“没马上推,并不意味着没准备,谁第一个其实并不重要”,其中透露出的自信和高调也给人以深刻印象。此言的话外音,一是表明网易过去一直在潜心研究和准备进军博客,二是对新浪名人博客路线获得的成果表示出挑战和超越的态度,三是表达了一种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内涵竞争追赶先发优势的战略眼光。互联网历史上不乏一度以先发优势领先的公司,但是在具有强大技术实力、先进公司文化、积极创新动力和完善内部架构的后发公司面前纷纷败下阵来,已经证明了公司竞争是一场长跑赛,最终靠的是公司的整体竞争实力。在商业的战场同样要以成绩说话,网易的骄人业绩提醒我们,他是一个具有深刻竞争内涵、值得深入研究的对手。
即将推出的博客,和网易对邮箱的扩容、建立广告监测系统等动作相似,都采取内部自主研发的路线,网易首席财务官李廷宾对39亿现金的使用方向也表示不会进行大规模并购扩张,其中折射出网易的特有文化和战略。
首先,网易在丁磊的“深研”型高层内脑的领导下,一直坚持多谋少动、谋定后动,并且获得在大战略方向上基本一发必中的成就,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全局性的领导者,虽然由于业界的认识局限和丁磊的低调作风未能够被广泛认同,但网易通过赢利模式创新在中国互联网疆土的“救市”之功谁也不会轻易忘记。采取自主研发推动重要战略步骤,继续贯彻了网易谋定后动的风格,当属深思熟屡之举。
其次,收购一般是当需要快速扩张时进行的战略选择,很多强大自信的公司在形势需要下往往会采取这样的选择,但是并不是所有强大的公司全部采取这样的选择。网易虽然足够强大,但是丁磊对形势的判断结果并不支持现在已经到了必须迫不及待的进行大规模扩张的关口。快速扩张过程中如果在对象、整合、成本、战略方向等角度不能够很好把握,那么多年资金积累毁于一旦的风险足以让稳健自信的网易却步不前。网易已经表达了将现金用于派息和回购股票,相比这样一种直接回馈股东和员工的方向,同样作为公司目标的战略步骤,并购显得更加间接、长远和风险更大。尤其是前者对于激励员工、吸引股东支持具有可见的、有把握的效应。
第三,网易具有自主研发的传统,已经在实践中形成了有利于长期竞争的战略性自主研发的机智、团队和文化,丁磊深刻的认识到自身的优势所在,不愿意通过大规模并购冲击自身的研发力量和机制结构,也是其排除扩张路线的重要考虑之一。
丁磊提出的“1000万博客”及其实现路径,向我们揭示了一种以自主研发、长期竞争、“后发优势”参与竞争的公司战略,其中新意值得深刻领会和认真借鉴。
QQ:3436188
(如没有QQ只有MSN的朋友,请加:yzwubo@hotmail.com)
更多随笔请到个人博客:http://shunfeng.bokee.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