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顺风
革新执政风格是革新执政者个性化的执政作风、习惯、倾向、爱好的综合体现,既有决定于革新执政者个性的因素,也有革新执政者因时因地制宜主观设计的因素,对于不同的革新执政体系,可以形成不同的行之有效的革新执政风格。
温和的风格比较适应前期经历较大动荡、冲击或者尖锐对抗的执政形势,以化解猜疑、愤恨、不屑、偏执、偏见、历史关系等方面对于和谐协作的不利影响,因为在这样的革新环境中一个失去信任、充满对立的氛围已经成为革新推动的主要障碍;严厉的风格比较适应前期相对羁縻、颓丧、低效、严重失去法制、普遍没有责任感、相互勾结成党的执政形势,以形成高压瓦解原有的惰性和庸俗关系。平淡的风格可以作为观望性的策略的一部分,在比较错综复杂的执政形势下,革新执政者有时需要适当的作出等待,在抗清楚形势和关系的脉络之后再寻机出手,开始大刀阔斧或者润物细无声的行动,对很多成功革新执政者来说,这是谋定而后动的重要一步。中庸的风格也属于一种策略选择,在革新执政形势对革新者不是非常有力、革新控制力不是非常强大的情况下,面对一些尖锐对立的局面和力量,通过中庸策略可以争取时间、更好的寻找突破口,也可以保持局势的稳定发展,积累革新者自身的时间优势。
无论哪种革新风格,都不是绝对不变、绝对有效的风格,在革新执政的系统进程中,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主导风格,同一时期也必须同时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综合运用不同的风格,对于革新执政风格的运用体系必须坚持灵活、实用、综合的原则,以“简单有效行之可行”或者“复杂有效行之可行”的两条路线统领革新全局。
革新执政的定位决定了革新的性质、作用、价值和延续性,因此这是革新执政能力的核心环节。开放型制度革新是面向制度、面向长久、面向内涵发展能力的革新定位,革新执政者着眼于团队人才与制度机制的双重保障,力求形成革新区域的长期自我发展机制;行政型职能革新是面向效果、面向眼前、面向行政职能目标的革新定位,革新执政者侧重于业绩引导和政绩取向,重点争取革新区域的直接革新效果,革新者往往将 革新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个人政绩予以紧密的联系,经常亲自花费巨大精力参与重大的招商引资、企业改革、科技创新等等事务工作,但容易忽视制度和人才建设;综合型全面革新是融合上述两种革新定位的综合型革新,既通过革新政绩直接促进眼前的区域性发展,也通过制度革新保障长远的区域性发展,并且通过区域性革新探索为全局和长远寻求更加科学合理的制度和革新模式,这是成功的革新执政者所擅长的一种革新执政定位,但是也意味着主动迎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革新的方向首先决定于革新执政定位是开放型制度革新、行政型职能革新还是综合型全面革新。综合的全面革新要同时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争取可视化、可量化的革新效果,体现在就业、生产、市场、金融、财政税收、城市化、生态保护、人口政策、社会治安等方面经济指标的提升;一方面要争取内涵性的革新成功,体现在制度机制的完善、区域创新能力和经济活力的提升、社会文化观念的进步、人才选拔使用的科学合理等等。后者是中国当代革新执政者更加紧迫和艰巨的任务,因为制度、创新、人才、文化是形成区域性核心竞争力的最主要因素,是保证区域性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所谓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就是以制度、创新、人才、文化为本的发展战略,这是革新执政者需要培养的最终极的革新执政智慧所在,也是革新执政能力的源泉。
革新执政是革新与执政的统一,既要完成执政任务,也要完善革新能力。分清革新执政的轻重缓急,首先要分清革新与执政的轻重缓急,确立制度导向的革新路径还是业绩正极征集导向的革新路径;其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革新执政路线,在制度、创新、人才、文化四个方面,人才永远是最核心、最关键、最有效率的革新切入点。当前中国革新执政现状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面向制度和机制的开放型革新相对薄弱,其中以人才为枢纽全面加速开放革新的路线尤显薄弱。符合革新执政目标、方向、文化、制度、能力、创新要求的人才,是革新执政者最坚决有力和坚强有效的支持者,是革新执政的中坚力量,因此革新执政者把眼光放在革新人才的识别、选拔、培养、团结方面,是一条完善制度、推动创新、提升文化的最佳路径,需要任何区域、任何形势下的革新执政者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正确的革新路线和方向、准确的革新定位、充分的革新手段、合理可行的革新风格、有力的革新团队、科学的革新路径可以大大增强革新执政者的革新控制力,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相互完善,才可以形成合力,共同构成行之有效的革新执政体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