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女孩赵星台湾旅游书热销宝岛《从北京到台湾-这么近这么远》

(2011-06-10 18:33:19)
标签:

赵星

台湾

北京女孩

旅游

游记

台北

高雄

观光

梦想

海外

旅行

感动

分类: 真情传送

《从北京到台湾-这么近这么远》

北京女孩赵星台湾旅游书热销宝岛


很多人来过台湾,但他们看到的是观光地图上的台湾;

     但是有一个北京女孩,来到了这裡,用她的眼睛,看见了不一样的台湾。    北京女孩赵星台湾旅游书热销宝岛《从北京到台湾-这么近这么远》
    
2010年9月,甫从台湾游玩11天归来的北京女孩赵星,

开始在她的个人博客写下她的台湾纪行。

    她用1个月时间,写了8万字感想,文章PO上网后,短短3个月,瀏览人次就超过280万,原来台湾的特產是人情;去过台湾的大陆客不少,為什麼一个年仅24岁的北京女孩的台湾游记会教人印象深刻?

    或许答案正如赵星在博客上写下的这段话:这一路上我被惠及很多很多,然而更多的是来自於他们所带给我的不同vision,以及友爱互助且谦虚礼貌的精神,我想这些所得大大超越风景和小吃带给我的影响力。

                   17 岁的梦想,24 岁时用11天完成

    去台湾,是赵星17岁的梦想。高2那一年,她在日记本上写道:「 我要去台湾旅行,那麼美丽的小地方。」

    為了达到这个梦想,她為此準备了7 年。她学认繁体字,听周杰伦与五月天的歌曲,看台湾电影,最喜欢《海角七号》,刚看完《一页台北》。

    2010年8月,赵星已经24 岁了,她是现在中国新一代的犀利85 后,职场上的新人种,成长环境的物质条件比中国80 后更丰富,初中就开始上网,求学期间就可以当交换生到海外读书或是旅行,视野与资讯比上一代更宽广。

    但是对於赵星而言,明明就在咫尺之遥的台湾,却比美国更远。

    「光是要办去台湾的证件,得準备的资料就一大落,办到我都快疯掉,恨不得祖宗八代都掏出来证明我的身分。」越洋电话的彼端,赵星叹了一口气说。

    好不容易签证OK,机票OK,旅行费也OK 时,出发前,她却发现自己的心一直都不OK。

    「万一遇上坏人怎麼办?」这是周遭亲朋好友对她的叮嚀,也是她心中最大的疑虑。

                出发前〉大家都说台湾人不容易接近且不友善
           出发后〉才踏上飞往台北的飞机,就遇上好心的台湾大叔

    过去,到台湾的大陆客也不少,回来后也有不少出版台湾游记,但是赵星说,多半都是採流水帐的写作方式,不是谈风景就是美食,对於风土人情并无著墨,所以一般大陆人对台湾人的印象多半来自於舆论或是媒体,换句话说,就是台湾人不容易接近,而且并不友善。

    出发前,她刚看完台湾电影《一页台北》。赵星说,大陆年轻一代对诚品书店非常嚮往,喜欢它的晕黄灯光与温暖的氛围,如果到台湾,诚品书店绝对是必看的景点;但是电影裡面有一个镜头就是在超商被抢了,然后在小巷弄中奔跑,她看完之后腿都软了,想到即将啟程去台湾,开始担心自己会被抢劫。

    没想到,属於她自己的一页台湾,从上飞机开始,就碰到一位好心的台湾大叔热心带路,告诉她台湾重要景点,甚至留下联繫方式,如果迷路可以打电话给他。台湾人的贴心在她踏上台湾这块土地时,一路延续到最后一日。

    在一方自由的土地上,有著一群迎面走来会微笑,半夜愿意带你去很远的地方买东西吃,路边碰到可以带你走没走过的路,掉了东西愿意追很远找到你的人,每一步都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惊喜。这种感觉,单单用感动,热情或者叫友好这样的词汇来形容都不够完美,我觉得这是一种人们心底自由的情愫,而自由会让人的性情变得更加温和而友善。

    出发前,因為工作太忙,她累到没时间规画她的台湾行,但是来到台湾后,11 天的行程,90% 都靠问路方式完成吃喝玩乐与住宿;让她惊奇的是,她长这麼大,从来没有一个路人跟她这麼客气地说话;在台湾坐公车环岛一周后,除了谢谢,她从未听过在公车上有人叫骂或是彼此互踩脚;小吃店裡没有人争抢座位,只是安静吃完,再将垃圾带出去扔到门口的桶子裡。捷运车厢内,人潮再多也会留下博爱座给需要的人,这些都让她体会到:「花钱去换视野和心胸是最值得的事。」

    其实,我一直在想,是不是我们的内心太缺乏阳光?是不是我们乐於助人的细胞正在慢慢丢掉,当我们看到一个特别热心的人的时候,内心就產生了质疑和慌张?在后来的台湾环岛10 天中,即使在很远的乡下,漆黑的郊外,我坐在陌生人的车上,虽也曾害怕和紧张,却从未有过危险的信号。人与人的信赖其实是多麼美好而单纯的东西。

出发前〉以為台湾的精彩在阿里山与日月潭的风景
出发后〉原来台湾的特產不是景物而是人物

    北京女孩赵星其实是山西太原人,但是她在北京已经待了5、6 年,从念大学到毕业后在北京上班,对於北京她有一番体悟。

    赵星说,表面上,北京与台北很像,一样的快捷匆匆,一样的愈夜愈美丽,一样在捷运裡,每个人都有紧张表情和疲惫神态。但是不一样的是,在北京,中国最顶尖的大学都聚集在这裡,全世界五百强的企业也大多聚集在这裡,每个人都争破脑袋竞争进入名校,再竞争进入五百强企业裡上班。

    「在北大念书时,我们更加关注的是如何到国外去当交换生,如何到国外去念书;进入五百强企业后,如何去廝杀。北京非常商业,人情较少。」赵星说。

    因為长久生活在光怪陆离又紧张兮兮的北京裡,当她来到台北,来到台湾大学,却忽然感受不到那种紧张的氛围,反而是一种未见过的风景在她眼前展开。

    台大的学生靦腆可爱,很像她看的台湾偶像剧的男生,眼裡尽是谦虚和谨慎;台大的门口小小的不显眼,找了半天才看到原以為应该高高掛在校门的「台湾大学」4 个大字,却安安静静地写在一个角落旁。

    台湾愈是重要的地方愈是低调,我在台大就发现了。我一直以為台大好歹有个大牌子,高高大大的,写著「国立台湾大学」几个字,可是最后只找到一个好像大陆大学侧门样子的门,低低的,写了「国立台湾大学」。科博馆也是这样,没有什麼气势恢宏的感觉。可是这样的低调让人觉得亲近,不会觉得高大奢华而不敢进去。

    到了台湾一游后,赵星才发现,原来台湾与大陆两岸的人对於远近的观念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大陆人对公车下一站的距离,对台湾人而言却是三站的距离。

    又或者,日月潭是大陆人心目中重要的台湾景点,以為是很大而且一天走不完的景区,实际到达之后才发现,不过是一个湖中间加了像岛一样的地方;而阿里山,其实跟大陆很多大山一样,就是一座山而已,甚至拍照一个小时就够了。

    但是在日月潭有刚认识的人带著她导览,在阿里山有一群美好的人让她吃喝玩乐一整晚,隔天一大早还陪她看日出,台湾的景点相较於大陆的大山大水,其实显得微不足道,但是下次她来台湾还是会想再去这些地方,因為这些美好的人,让她觉得地方也美好起来。

    一个仅仅认识两天的女孩子给予我的,是人性最真诚的善良。在那个需要用公司名字、Title、学校名气论英雄成败,确定朋友关系的北京,此时的我开始明白,旅行的意义。

                   出发前〉对台独有恐慌症,谨遵告诫:

        「在台湾南部遇到台独,千万不要跟他讲话也不要搭他的车。」
       出发后〉真遇上绿营的人,虽然政治立场不同但是对方却撂下一句话:

                       「有什麼需要可以找我帮忙。」

     24 岁的赵星是典型的大陆85 后,85 后的新一代自由热情,还有一些不可靠,加上睡不醒。上一代的歷史并没有成為他们的包袱,直到出发到台湾前,她还搞不清楚台湾的蓝绿两党的政治立场為何,但是很多前辈已经郑重警告她,如果在台湾南部遇到绿营的人,千万不要跟他讲话;如果不巧搭上绿营的车,也要赶快下车,弄得她还没出发就非常恐慌,偏偏她旅行第6天来到台南,住宿在人生地不熟的郊外,就遇上了绿营的人。

    「你从哪儿来的?」这个男人三十多岁吧,不高,穿著拖鞋。
    「北京。」我极度恐惧,而他目光很杀,阴鬱地盯著我。
    「中国来的。你要买什麼?」
    「插头,插头带错了。」我都冷了。
    「你有摩托车吗?」
    「没,没有。」
    他返回房间裡,我以為去拿钥匙了,结果他跟著钥匙一起出来了,丢下一句话:「这附近没卖的,很远,你这麼去太危险了。我骑摩托车送你。」

    原本以為绿营的人知道她打从北京来,会伤害她,但是她没想到,对方虽然刀念了几句有关政治立场的话,却还是骑摩托车在深夜裡陪伴她去买东西,甚至不忘叮嘱她如果有需要帮忙,可以下楼来敲门找他,让她有些感动也有些害怕。

    回北京后,她才体悟到,原来这一段插曲教会她一件事,那就是即使大家在信仰或是政党上有差异,但是在生活上却是彼此包容互助的。也因為这段插曲让她觉得现在的自己,心胸变得更加宽广,更懂得包容了。

    在那个假象中很危险的晚上,让我的旅途多了那麼一份惊险,但你们都善良地对待我。更重要的是,给予我一个更加宽广的胸怀以及新的认知。

出发前〉台湾人可怕,因為媒体这样讲
出发后〉台湾人不可怕,可怕的是媒体

    从台北一路南下,行经台中、嘉义、台南、高雄与花莲,出发前,原本嚮往台北24 小时不打烊的诚品书店与士林夜市小吃,但是一趟环岛旅行下来,赵星却说,她最喜欢的城市是高雄。这个位於台湾南部的城市,原本是她最怕遇到绿营的地方,但是她却在这个城市碰到许多愿意為她付出的好人,陪她整晚逛遍高雄景点的大叔,陪她一路买票刷卡,护送到月台的捷运工作人员,给她满满手画地图与火车时刻表的老师,让她对高雄深深地著迷,喜欢它的乾净明亮与温暖热情,让她有美好而舒适的感觉。

    所到之处,赵星说她都被温暖与幸福围绕著,回国后她也在部落格上建议大家要调整对台湾人的看法。

                  2011/05/11《30杂志》撰文=杨倩蓉 / 摄影=陈志亮、关立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