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楹联——寺院庙宇类(六)

标签:
徽州文化楹联祁门县庙宇旅游 |
分类: 文保拾萃 |
徽州楹联——寺院庙宇类(六)
抱猴峦绕狮岭,展望祁峰,万缕春霞朝庙貌;
近黄山临白岳,俯视阊水,一江秋色显神灵。
祁门县城三眼井古庙联。三眼井古庙位于县城紫荆湾(今新建街),以庙中有古井三眼而名之,今已不存。猴峦:猴形山,于庙南。狮岭:狮子岭,于庙北。祁峰:祁山,于庙东。阊水:阊江,又名阊江河,是昌江河在祁门县境内的称呼。由北向南流经祁门县城。
不落名山,方竹尚存看鹤去;
永幽古壑,清泉常涌愿龙归。
不老山(又名不落山)龙兴观联。不老山,位于祁门县城北六都伟溪源,即今祁山镇六都村。传说上古尧时,彭祖云游来到这里,见山清水秀,云封雾绕,便于此隐居修炼,活了800岁,故得名“不老山”。不老山为祁门有名的道家胜地,宋时道士高景修于此兴建“龙兴观”,并于左建东华楼,丹泉亭,右建呼远阁、金液池。后建长春亭,山腰处建松关亭。山巅有巨石,人传彭祖当年曾于上炼就仙丹。
方竹:竹之一种。外形微方,质坚,可供观赏,古人多用以制作手杖。宋张淏《云谷杂记·竹之异品》:“武陵桃源山有方竹,四面平整如削,坚劲可以为杖。”
松老虬龙舞,
关开道德传。
同上,松关亭联。虬:古代传说中有角的小龙。道德:指老子《道德经》,为道家哲学思想重要来源。上下联句首嵌“松关”二字。
仙宫妙境山中有,
人世桃源足下求。
同上,与某地寺庙亭联“问世外桃源眼前便是,寻仙宫妙境足下常来。”意境相似。
六州保障归唐室,
千古忠贞衍族风。
历口镇彭龙村仁忠殿大门联。仁忠殿位于村内,祀越国公汪华,今已不存。六州保障:言唐汪华事。衍:延长,开展。
仁德遍六州,在昔唐封越国;
忠贞昭万古,迄今庙祀文溪。
同上,大殿联,汪力行撰。汪力行,清代祁门人,曾游黄山,留有《石笋矼》诗:“矼中石,拔地起,青冥直上三千丈,碧玉丛生几十里。人衣尽染新篁色,不知身在石林里。两目相看到处惊,箨龙无数不知名。烟霞有路愁迷失,多谢青猿导客行。”越国:越国公。文溪:即文溪河,当地河名,为大北水支流,汇入阊江。文溪亦为祁门西乡彭龙、渚口一带之别称。
保障六州以属唐,居心似水;
派绵三省而宏族,子姓如云。
同上,汪起品撰。汪起品,清代祁门人。居心:安心。三省:指皖浙赣。子姓:泛指子孙、后辈。《礼记·丧大记》:“既正尸,子坐于东方,卿大夫父兄子姓立于东方。”郑玄注:“子姓,谓众子孙也。”
一水当门,好汇细流归海澥;
半山而宅,留将余地植菩提。
凤凰山周宣灵王庙联,钟桓题。周宣灵王庙:庙在凤凰亭东山间,周宣灵王传说有三:祀晋周处说,祀周孝子说,祀周姓名医说。钟桓,江西萍乡人,民国27年(1938年)任祁门县长。
一水:指阊江。当门:对着门。澥:海。《说文》:“澥,勃澥,海之别名。”菩提:即菩提树,印度的一种著名的榕属植物,因植株高大,寿命长和在经济用途上为虫胶的来源而着称。菩提在佛教用以指豁然彻悟的境界,又指觉悟的智慧和觉悟的途径。
可怜南霁云乞师,无异秦庭七日哭;
不是韩昌黎补传,谁知唐代二忠臣。
县城东门外双忠庙大殿联,汪继之题。该庙祀张巡、许远。南霁云乞师:南霁云,唐玄宗、肃宗时期名将,在“安史之乱”中,协助张、许镇守睢阳,屡建奇功。后睢阳陷落,南霁云宁死不降,慨然就义。唐韩愈《南霁云威武不能屈》:“(先睢阳初被围),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屠,矢着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秦庭七日哭:典出《左传·定公四年》:“初,伍员与申包胥友。其亡也,谓申包胥曰:‘我必复楚国。’申包胥曰:‘勉之,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及昭王在随,申包胥如秦乞师,日:‘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虐始于楚。寡君失守社稷,越在草莽,使下臣告急……’秦伯使辞焉,曰:‘寡人闻命矣。子始就馆,将图而告。’对曰:‘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伏,下臣何敢即安?’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韩昌黎:韩愈。二忠臣:张巡、许远。
大节肯偷生?或慷慨或从容,死判后先皆正气;
精忠同报国,曰成仁曰取义,名垂千古两完人。
同上。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唐吴兢《贞观政要·忠义》:“姚思廉不惧兵刃,以明大节,求诸古人,亦何以加也!”死判:犹盖棺论定。成仁:原指成就仁德,现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取义:犹言求义。谓就义而死。宋文天祥《自赞》:“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两完人:张巡、许远。
取义舍生,无忝须眉男子;
协忠报国,是真巾帼英雄。
同上,后殿联。取义舍生: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常用于赞扬别人难能可贵的精神。出自《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忝:辱,有愧于,常用作谦辞。须眉:古时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故以为男子的代称。协忠:该庙后殿为寝殿,供张巡及夫人神像。传其夫人见睢阳食尽,留下遗言,愿以肉体饷兵,乃自刎。巾帼: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借指妇女。
昔年去学深山寺,
今日来游小石门。
小路口镇石谷村石门禅院联,汪伯彦题。小路口镇,位于祁门县中部,距县城13公里。境内自然资源丰厚,交通便捷,是祁门县西门第一镇。石谷村,位于小路口镇西北角,距镇政府2公里。石门禅院,始建于唐代,今已不存。汪伯彦(1069~1141年),字廷俊,号新安居士,祁门城北人。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进士。靖康改元,知相州。高宗即位,擢知枢密院事。建炎二年(1128年)迁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后出知洪州,改提举崇福宫,落职居永州。绍兴初起知池州、江东安抚大使,移知广州。绍兴九年(1139年),知宣州。十一年卒,年73。
曰帝、曰侯、曰佛、曰圣人,名光日月;
安刘、安汉、安寿、安天下,志在春秋。
县城关帝庙联。庙原在祁山路,现已不存。侯:指曹操曾上表封关羽为汉寿亭侯。帝:指清光绪帝曾封关羽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显威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圣:即武圣。佛:盖天古佛(伽蓝菩萨)。刘:刘备。汉:东汉。寿:受众人拜祀。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临驱时毋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同上。赤面:传关羽脸为红色。赤兔:关羽坐骑赤兔马。追风:形容马奔跑速度极快。青史:古时用竹简记事,所以后人称史籍为青史。青龙偃月:关羽兵器为青龙偃月刀。
浩劫起红羊,频岁晨钟歇响暮鼓停声,剩妙相光明,还昱大千世界;
遗经传白马,尔时觉路宏开禅灯广续,除众生暗障,重兴不二法门。
县城西北连成庵联,汪继之撰。连成庵,位于新建街三眼井,又名“庙莲庵”,今已不存。浩劫:大灾难。古代的谶纬之说,代指国难。红羊:古人以为丙午、丁未是国家发生灾祸的年份。以天干“丙”“丁”和地支“午”在阴阳五行里都属火,为红色,而“未”地支在生肖上是羊,每六十年出现一次的“丙午、丁未之厄”,后便被称为“红羊劫”。南宋时,任太学上舍的柴望呈《丙丁龟鉴》于理宗,请朝廷注意每逢丙午、丁未之年,社稷必有祸患,历举战国到五代之间的变乱,发生在丙午、丁未年的有二十一次之多。唐殷尧藩《李节度平虏诗》:“太平从此销兵甲,记取红羊换劫年”。频岁:连年。妙相:佛教语,庄严的相貌。南朝梁简文帝《大爱敬寺刹下铭》:“俨如常住,妙相长存。”昱:日光、光明。遗经传白马:相传汉明帝夜间梦见一个金人,顶上有白光,在殿廷间飞行。第二天将此梦告诉朝臣,问他们是吉是凶。傅毅说,梦见的是佛。于是汉明帝派遣郎中蔡和博士弟子秦景等出使天竺,摹写浮屠的遗像。蔡等后来和天竺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回到洛阳。中国有佛教和跪拜的仪规是从这时开始的。蔡等又带回佛经四十二章和释迦牟尼的立像,明帝令画工绘制佛的图像,安放在清凉台和显节陵上,经藏在兰台石室。蔡等是用白马把佛经驮回洛阳的,明帝因此在洛阳城雍关之西,建了一座白马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后来都是在这座寺庙里圆寂的。觉路:佛教语,见前。暗障:即指无明之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