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巧设分层目标 指导看图写话

(2018-01-08 07:20:19)
标签:

论文

分类: 季西美专辑


  要:看图写话,是低年级作文训练的重点内容。低年级学生的观察理解与表达能力有限,学生普遍不会看图不会写话的现状令语文老师头疼。本文以目标分层为理论支点,将低年级看图写话的总目标分成有坡度的训练目标,具体探索了在“观察画面——说话训练——写话练习”这一教学流程中如何巧用分层的目标指导教学,从而切实提高低年级看图写话指导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看图写话,低年级,目标分层

 

看图写话,是低年级作文的训练重点。它是根据一定的画面材料,在教师的指导下,拓展画面内容,让学生进行口头描述和书面描写的一种作文训练。《语文课程标准》(2015版)对第一学段的写话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阅读和运用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但因为学生的年龄小,观察理解表达能力有限,所以,低年级小语课堂的看图写话练习中,学生不会观察图,或者看懂了图意,表达不清的情况比比皆是。如何切实有效地指导,落实学段目标呢?一般来说,看图写话的教学都遵循着“观察——说话——写话”教学顺序,我们可以在这样的教学流程中巧用分层目标,让每个层次的孩子得到有效的指导,真正提高他们的看图写话能力。

一、  观察图画的目标分层

看图写话,观察图画是基础。看图写话之前,只有经过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对图意有深厚的理解,才会在大脑里形成清晰的印象。但是低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观察事物时随心随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指导看图,我们可以把目标定位在这三个逐步加大难度的层面上:

1.看得准  凸显重点

观察再简单的一幅图,对低年级孩子来说,还是有难度的,观察时无目的无顺序的心理认知特点,会让他们看图时思维十分跳跃——时而注意到画面左边的一朵小花,时而注意到右下角的一块小石头。所以指导看图的首要目标是看准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一般来说,对于常见的单幅图的观察,应指导学生先注意画面中间的主体部分;如果有景物也有人物(这里的人物也包含成为了画面主体的动物),那么应指导学生先注意其中的人物;如果画面再复杂一些,有几个人物,那么我们就应该指导孩子首先注意画面中间或者前排的那个人物的活动。

如果是多幅图,我们可以指导学生用上面的办法注意每幅图的主要意思后,先整体连续地观察画面,把握图与图之间的联系,进而判断出整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看得细  粗中有细

如果说“看得准”是针对所有学生制定的达标目标的话,那么,看得细就是提高型目标了。在整体把握画面内容的基础上,应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画面中次要的人物或者背景,弄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相关细节,这样,说话写话才会具体。     

例如,看图写话《植树》,图上主要内容是:春天,教师带领同学们在校园里植树。再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中的人物,学生们就会说出:左边有一个女孩在给小树苗浇水,图中间画的是一个教师在挖树坑,右边的图中画了两个同学,其中一个同学扶着树,另一个同学在给小树培土……有了这些细节,何愁写话不具体?

3.看得深  展开想象

想象则是开启看图写话生动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只有通过合理的想象,才能把静止的画面写得生动有趣。

当然,说想象,不是说可以天马行空,任意发挥,想象要有依据。对于看图写话来说,首先要依据画面来想象。要透过画中人物的表情、动作,去分析、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或语言对话,要用眼前的瞬间画面,想象事情发展的前因后果,从而把图上的人、物写活,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例如,教学人教版第二册语文园地四中的口语交际《续讲故事》时,画面中小松鼠和小白兔面对面在路的两头,小松鼠的步伐急匆匆。看图就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小松鼠是为了什么事急急忙忙找小白兔?小白兔会怎么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鼓励学生看谁最聪明,能说的与别人说的不一样。通过引导,调动和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写出的内容才会丰富多彩。

想象可以化静为动,让静止的画面变成活动的场景;可以“无中生有”,让事件的前因后果融入画面。没有想象,就写不出生动的看图写话来。

二、  说话训练的目标分层

低年级的孩子学习写话,进行书面表达是很有难度的,需要通过自己的有声语言来扩展思路,只有说得明白,才可能写得清楚。与看图指导相应的,说话训练的目标可以定位在这样三个逐步提高的目标上:

1.说重点  一语中的

因为低年级的学生表达能力有限,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基本的达标要求。低年级说话写话训练是按练句——连句的程序安排,即一年级以写好一句话为主,二年级进行连句成段的句群训练。所以刚开始学习说话的时候,要求不能过高,可以只说一句话。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句话一定是能概括图画的主要意思的。一般而言,教师需要提供模板规范学生的表达。我们可以提供这样的范例让孩子学会规范表达:(什么时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有时甚至连时间、地点可以省略,只要说清楚什么人做什么事,也是可以的。

2.加细节  三言两语

对于有能力观察画面细节的孩子而言,上面的要求未免有些简单。对他们,我们可以要求说上几句话,但注意的是说的话都要围绕着主要的事件来。就拿上文所说的《植树》,一般的孩子只要说出:“春天,老师带领着同学们在校园里植树”就可以了。如果孩子还有话要说,可以引导孩子说说老师正在挖树坑,小红在给小树苗浇水,小明扶着树,亮亮正在给小树培土。当然,无论是说哪位人物的活动,我们都应引导孩子围绕着“植树”这一中心事件来讲。

3.融想象  连句成段

由单个的句子到连句成段,对低年级孩子而言,是一道较难跨的坎。我们可以让学生按照观察画面的顺序来说一段话,更要让学生发挥想象,理顺事物之间的关系,这样说出的话语之间才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依然以《植树》为例,如果在这一目标下,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回忆实际生活中的植树过程,想象老师和同学们是怎样劳动的。这时,孩子们的表述就会变成:“植树节那天,老师带着同学们在校园里植树。老师先挖树坑,然后小明和亮亮把树苗移入树坑,接着小明扶着树苗,亮亮给小树培土,最后,小红给小树苗浇水。一棵小树就栽好了。”这样的几句话是有着先后的逻辑关系的,是一段话。

三、  写话练习的目标分层

写话不同于说话,写出来的形式上要求更高,比如:开头的空两格,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等。所谓“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只有在书面表达的实践中,学生的写话能力才能得到切实的锻炼。而在写话练习中,我们也应秉持目标分层的理念,让每个发展阶段的孩子都有目标都有动力。

1.填空型  完整清楚

低年级的孩子刚接触书面表达,即使口语能表达得很清楚,到了写的时候又会力不从心,不知从何处下笔。因此,在看图写话伊始,教师可以出示填空式的写话,帮助孩子渡过从说到写的鸿沟。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填空式的写话并不是刚入学孩子的“专利”,即使到了二年级,如果遇到场面比较复杂的画面,教师依然应该提供适当的帮扶。如,《观猴》这样的画面讲的是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动物园参观,假山上的猴子千姿百态。那么,在写话中,就很有必要出示这样的句式:“小猴子的样子真____:有 ____;有____;还有____。”。这是在学生自主观察基础上的帮扶,可以使得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也能说得很有条理。而这种填空,实际上也是在给学生们提供着有效的表达范例,让孩子们的模仿有了对象。

对于这一层面的目标,因为已经给予学生适当的帮扶,所以应该强调学生表达上语句的完整性和意思的明了性。

2.基本句  规范通顺

这里所说的“基本句”,指的是教师提供给孩子的书面表达的模板,用以说清画面的主要内容,类似于 (什么时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对于这样的句子,教师指导的目标定位应是:表达规范,语义通顺。表达规范不仅仅是指语序用词,也包含标点符号的使用。《语文课程标准》(2015版)第一学段目标“写话”部分的最后一条就是“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所以,在指导这样的句子时,教师应在标点的使用上适当指导,严格要求。比如,要告诉学生,表示时间或者地点的词语单列在句子开头时,应该用逗号将其与后面隔开等等。

这样的句子是学生自主写话的开始,也是复杂的书面表达的基础,所以需要阶段性的强化练习,让这样的基本句子真正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

3.一段话  由通到顺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识字量的限制,写话训练时,要求不能过高。所以,一年级时,当学生们能够在写好基本句的基础上,加上三言两语时,应降低评价标准,只要基本通顺、完整的句子都应给予大力肯定,以激励孩子。而到了二年级时,应注意指导孩子语句之间的连贯性,逐步连句成段。

 

结论:低年级看图写话“观察画面——说话训练——写话练习”的三个教学流程中各有三个层面的目标,从纵向来看,每项的三个目标都是逐步增加难度的;从横向看,“观察画面”“说话训练”中的第一项目标与“写话实践”的第二项目标之间;前两者的第二、第三项目标与后者的第三项目标之间都是有着内在的联系的。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始终以这样分层的目标为指导,明确班级群体已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又即将朝着什么目标努力,那么,指导的有效性就大大加强了。而在每一次的看图写话教学实践中,教师亦应用这样不同层次的目标去指导不同程度的孩子,这样就能充分照顾学生的发展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发挥其最佳水平。简而言之:巧设分层目标,用以指导低年级的看图写话,既能照顾学生的团体发展,也能兼顾孩子的个别差异,可以切实提高看图写话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文章类

[1] 胡艳歌:《浅谈低年级语文看图写话教学》,《才智》2015年第20期。

[2]刘如燕:《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的认识与思考》,《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年第08期。

[3]王辉波:《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之浅见》,《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年第10期。

[4]郭锦玉:《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策略探索与实践》,《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年第12期。

[5]李晓蕾:《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的探究》,《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第4期。

网络文章类

[1]郁建侠:《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3e52d30100ikhm.html

[2]戴丽丽:《分层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意义》,亲宝文章网http://www.qb5200.com/content/2016-01-11/a53089.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