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慈善事业的解释——
一种有益于社会与人群的社会公益事业,是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必要的补充。是在政府的倡导或帮助、扶持下,由民间的团体和个人自愿组织与开展活动的、对社会中遇到灾难或不幸的人,不求回报地实施救助的一种无私的支持与奉献的事业。慈善事业实质上也是一种社会再分配的实现形式。
注意最后一句话:慈善事业实质上也是一种社会再分配的实现形式——这句话指出了慈善的根本原因:分配不公!
可是,一个良好的社会是分配公平的、所以公平的社会是不需要慈善的!
慈善不是努力去解决社会不公的成因,而是客观上粉饰这种不公、从而使这种不公更加牢固。
当然事实上公平是罕见的,而其中人格公平几乎是最容易实现的公平——慈善破坏的恰恰是人格公平!
因为在慈善双方中,有钱人是绝对的控制方!
所以,慈善的本质是虚伪的!
所以,我不喜欢慈善。
说几个例子吧——
1、被捐赠的孩子
我媳妇上EMBA时,班里一帮同学倡议援助梅州蕉岭县某学校的一些困难孩子,2012年端午节时大家相约去看看这些孩子,想法是一则见见面、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二则让我们的孩子看看困难孩子的生活、从对比中了解生活的不易。
我因为对这种行为有看法、不想去,但考虑到女同志开长途不安全,于是她要好的一个郑同学出车、我们家我出面当司机,一车两家同行。
我们和被捐助者的联谊中有一个环节:当面赠送书包等学习用具。有一个场景至今我还记得很清楚,因为印象太深了——我们家捐助的是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接到礼物有点害羞、但总体还是很高兴的;而郑同学捐助的是一个初二的孩子,接礼物时明显地很冷漠、甚至有一丝敌意。这个现象并非孤例,明显是大一些孩子偏于冷淡——我认为原因是这些孩子更加懂事、自尊心更加强!
我相信很多网友也有好心帮助贫苦孩子的,但我劝一句:真做好事就别留名,更不要当面去看这些孩子,带自己的孩子去体验或对照就更不要了——因为这已经偏离了我们的初衷了——慈善是不求回报的,怎么能用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2、旅途中的施舍
2008年部门组织到丽江旅游,旅途包括香格里拉,路上经过一片草甸时大家下车出来活动一下,下车前藏族导游扎西提醒不要给要钱的给钱。但下车后大家嘻嘻哈哈就不知所以了,附近的几个藏族小孩脏兮兮地地过来要钱,有同事不顾之前导游的提醒,掏出糖或一块、五毛的给这些孩子,扎西赶忙过来制止,他讲的话我记得很清:不要给!没有什么民族能靠捐助和施舍真正致富!
好小伙、扎西!
有文化!
有句谚语:救急不救穷——我想这和扎西的说法不谋而合。
慈善解决的不是根本性的问题,反而给问题披上了一件暧昧的外衣,使问题看起来不那么丑陋、不那么令人担心。
扶贫是慈善的一种,任何不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扶贫都是无能的应付、甚至是耍流氓。
3、送水的司机
此事的背景是2010年的云南旱灾,全国很多地方都捐助云南,武汉的一个林姓老板给云南禄劝县捐了两车水,记者跟踪报导了此事。网络链接在这里http://dwz.cn/3HGxq6
(武汉晨报3月31日报道)经过三天两夜长途跋涉,5万多瓶武汉救命水昨日运抵干旱重灾区云南省禄劝县,就在大家准备换小货车进山送水时,却遇到了“天价运费”梗阻,140公里山路,两名当地司机要价6000元。
昨日下午,晨报记者与林厚凯押运的5万多瓶武汉救命水一到禄劝县城,就受到了该县团委热情地接待。团委书记夏飞表示,他们接到团省委的通知后,按照武汉送水人的要求,对全县数十家小学进行了摸底,确定了两个最需要水的小学,离县城最远的大松树乡小学和雪山乡小学。据了解,从县城过去要走140多公里盘山路,大车根本无法行驶,必须换乘小型货车才行。可禄劝县城小车辆稀少,在禄劝县团委的帮助下,林厚凯好不容易找到了2辆小货车,谁知车主一见是外地人,报出天价运费,两台车运水,运费6000元。5万瓶水从武汉运到云南禄劝,武汉的两个司机也只是收了5000元运费。知情者透露,在禄劝像这样的运输,费用最多不超过2000元。有人劝林厚凯不如将水就近发放,可他坚持要把水送到最需要的地方。林厚凯说,这个价格虽然远超出他的预期,但为了尽早把水送到孩子们手上,他不会去计较。
昨晚,在当地交警部门协调下,两位禄劝货车司机松口,将车费降到5000元。为了尽早完成送水心愿,昨晚,记者和林厚凯连夜进山送水(武汉晨报史强)
我上课经常使用这个案例,问学生看了有什么感觉。大家通常会很压抑,觉得穷山恶水刁民、甚至政府不作为、乃至定体问、中或输之类的,但这其实是假象!
核算一下,即便这两个小车司机只想收回油钱:五万多瓶水按照5.5万算,每瓶看照片至少1.25升、合1.25公斤,所以水的总重约70吨,而小货车载重3吨就很多了,于是来回要跑合计24趟,每趟290公里,共约7000公里,每公里油钱1块是最起码的,所以小车司机要价6000的意思是准备超载或赔本的!
现在我们再回头看这个事情,发现报导中有大量刻意的误导:救命水、天价运费、据知情者透露(这可是谣言的标准句式)、武汉司机要价和禄劝司机要价的对比(其实没可比性)、团委的热情和司机的“冷漠”对比、交警的协调(其实是胁迫)……
最后,可怜的小车司机既背了黑锅又送了死,云南的形象也被污损,政府的名声就更不要说了。得利的只有混蛋记者和阴险的老板——注意:记者和林厚凯连夜进山送水——他们是去送水吗?错!是去显摆,是去照相!相片拿回武汉给政府看——我做了慈善了,我是善人啊,给免个税吧?
这几乎是一定的!
这就是慈善!
阿拉伯谚语云:要富人发善心,好比骆驼过针眼!
4、壹基金
这个不用我解释了吧!
想看详情,去翻翻我前几天的文章。
关键信息——雅安地震是壹基金伪装撕下的关键事件:支出细节达不到国家要求和自我承诺(承诺70%、实际11%),而且相当的部分给了大和尚、希拉里之流,至于赞助某主要成员的爬山项目、到某主要成员的银行存钱生利息之类的行为都算是小意思了!
网友说得好,灾害发生后,红十字会忙着派发物资,壹基金忙着募捐、然后慢慢地、慢慢地用在灾区!
慈善啊慈善,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