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编者按:
最近美帝耍流氓,野蛮无理地制裁中兴和华为。网上绝大多数人心明眼亮,但也存在一些糊涂虫站在美帝立场鼓噪。
中国维和战士申亮亮的牺牲让大家认识到国外工作的艰辛甚至危险。
本文整理自一位中兴的朋友2008年的出差经历,可以让大家对在外工作的艰辛有一些认识、明白拼搏拓展的不易,进而理解为什么我们要坚决支持自己的企业和国家。
说明一下,这位朋友遇到的情况属于一般的常态、远非最艰苦。
这次出差地是安哥拉(面积125万平方公里、人口2200万),该国被葡萄牙殖民五百年,1975年独立,之后内战27年,2002年才消停。物资丰富(号称非洲的巴西)、但经济困难。
08-10-10,星期五
经过近23个小时的漫长旅途,于当地时间12:30抵达安哥拉首都罗安达机场,在本地员工接领下顺利入境。机场离住的House仅约500米,路况很差,大多数是黄泥路,坑洼窄挤,漫天灰尘,曲折迂回了近20分钟才到达House。
放好行李,直奔另一个House兼办公室Luanda
sul。项目组的同事非常热情,详细介绍项目和安哥拉情况并告知诸多的注意事项。安哥拉只有罗安达才有代表处,而站点分布偏远,只能租车从罗安达下去巡检。因北部路况太差且站点少,巡检重点是东部和南部。
08-10-11,星期六、08-10-12,星期日
休息,看看罗安达。
近五百年的被葡萄牙殖民历史和二十几的内战使得安哥拉百业凋敝,物资匮乏。首都罗安达“荣膺”“2007年全球消费最高的城市”,集中了安哥拉近1/4的人口,物资短缺、价格奇高。以代表处租房为例,两个House约住50人,每月租金共10万美元,折合每人每天67美元,而且是2~3人住一屋。
08-10-13,星期一
安哥拉是个卖方市场,今天下午才确定租好一辆三菱皮卡。
08-10-14,星期二
上午9:30出发,目的地马兰热。
罗安达基础设施很差,道路两旁一片破败,车辆拥挤不堪,还有许多沿街叫卖的小商贩和运货的独轮车,我们花了将近两个小时才驶出城。
安哥拉地处南半球,现在冬(旱季)夏(雨季)交替,路两旁一派萧瑟,随处可见的面包树也只是新芽初绽。罗安达至马兰热之间的路刚修好,路况甚佳,开起来平直飞快,在非洲可不多见。目力所及,天地一色,道路入云,难得好心情。
下午3:30,路过卡兰杜拉瀑布、顺便看看。雨季还未正式到来,水势不算大,但壮阔程度已远胜黄果树。
干完活晚上入住外包商(国内来的、配合我们的工程)在马兰热的基地。基地帐篷宿舍搭在芒果树下,旁边有井和自建的菜地,鸡鸣狗吠,一派田园风光。
明天的目的地绍里木路途遥远,路况不好、大概要10个小时车程,中途还要检查一个站点,便早早休息。
08-10-15,星期三
早早起身,5:30出发,目的地绍里木。
路程约700公里,地广人稀,加油站点奇少,行至中途,燃油耗尽,只得在路旁加买桶装油。
中午12:30分到了站点,干活期间一群当地小孩不停叫喊Amigo(葡语朋友),非要给他们照相,张牙舞爪的背景是坦克残——战争结束不远!
快到绍里木时,车身开始发抖,引擎无力,以为灰尘泥沙堵塞,到维修点清理引擎仍未改观。Lino送我们入住,然后送修车辆。
08-10-16,星期四
目的地Muconda。
早上车仍未修好,刚好遇外包商有车到Muconda站点,于是一同前往,留下Lino修车。走了30分钟发现车无力,上个缓坡2档都费劲,和Lino的车情况类似,一问才知道加的也是路边的桶装油,加的柴油肯定是掺水了,赶紧返回送修!
两辆车送维修站清理发动机和整个油路,外包商的车恢复正常,我们租的车仍然没有起色。搭外包商的车完成了Muconda站点的检查,晚上9:30才回来。Lino说零件有损坏,需要从罗安达带配件到绍里木修车,需要好几天而且不确定能修好!这样东部的别的站点没法去了,我们决定先飞回罗安达。
08-10-17,星期五
目的地罗安达。
早上7点到达绍里木机场,被一群军人拦住,一问才知道是做生意,虚惊一场。
当天无民航客机,只能坐军机,100美元,机型是安-12。
机场非常破旧,铁丝网之外的“露天候机厅”就是黄沙地。机场不存在安检这种概念,当地人的行李胡乱的放了一地,一副赶集的架势。
这就是候机厅和登机牌——
9:20终于开始登机,人群一窝蜂扑上去,将我们甩在了后面。两旁都是军警,几乎每走10米就要停顿等待几分钟。机场正在扩建,施工方是中水四局,因此军人对中国人很友好,主动让我们先上飞机。过了一阵,白人机师和几个军人开始咆哮争吵,说不能上这么多人,强行收梯子、关了舱门,扔下了十几个黑人。终于刚开始为什么乘客抢得这么凶,那可是真正的“赶”飞机!
我们上没座位、我们靠着机舱席地而坐,旁边是个大油桶,第一次经历,兴奋夹着紧张。飞机起飞后噪音极大,气压不对,讲话要艰难地张大嘴巴,好在全程还算平稳,没有大的颠簸。
可是到了罗安达机场还是遇到麻烦,下了飞机就被移民局的盯上了——就俩中国人,不找你找谁呀?!接下来老黑开始摆谱,问哪来的、干什么的、要查护照……护照一到手,转身就走,说要到办公室查一下!代表处同事很有经验,强调绝对不能进去他们那个铁皮房,不然就有理说不清,必然被讹诈,没有200美元多半出不来。见我们不上套,俩移民局的老黑一个利诱(进去登记一下就可以了)、一个威逼(不进去就把我们拷起来),我们非常强硬,一边愤怒地说aqui、aqui(葡语:就在这里),一边联系接机的本地员工过来与那帮官僚交涉。当时已是正午、骄阳似火,我们坐在外面故作悠闲(经验:绝对不能表现出焦躁)。后来本地员工让我进去说明情况,才发现十几平米的地方六个老黑官僚,要是一个人进去,威压之下,钱包肯定被洗劫一空,搞不好还有皮肉之苦,不禁暗暗后怕。一个多小时后,护照终于领出来了!讹诈不成,那俩老黑满脸假笑,可怜可恨!
08-10-18,星期六、08-10-19,星期日
周末,在罗安达计划下周行程。
08-10-20,星期一
东部巡检告一段落、开始南部巡检。目的地本格拉。
上午租的车来了,司机Doss之前不知道要去外省,于是打电话与其老板沟通确认,加油、回家收拾行李——车是丰田陆地巡洋舰,汽油车——安哥拉产油但炼油能力很差,首都以外很多地方无法加到汽油,只好买了三个油桶灌满油放在后厢。12:30出发,还好基本都是柏油路,路况甚佳,晚上9点到达本格拉。
08-10-21,星期二
目的地卢班戈。
这段路路况差,担心路上出故障,先绕道市场买工具,9点才出发。一路上基本是土路,尘土飞扬,颠簸摇晃到中午12点,右后轮爆胎,备胎锁在车底,工具不太好使,我们和司机一起弄了两个小时才换好,备胎竟然不对,又窄又小,奇葩!
接下来战战兢兢,好不容易上了柏油路,结果没多久、大约距卢班戈30公里处时汽车一声巨响,浓烟滚滚,我们赶紧逃下车,还好后厢三桶油没起火!浓烟散去,发现后桥爆裂,车彻底抛锚了,得想办法将车弄到城里修。中途拦了几辆车,要么马力不够,要么没拖车绳。最后拦了辆货车,司机判断后桥爆裂不能拖车,否则轮胎可能飞出、车子散架。只好先搭他们的车到卢班戈郊区,同事联系当地的中餐馆王老板接我们进城、在旅馆安顿;
Doss在卢班戈联系车辆将车运回城里修理。
南部的人还是比较纯朴的,我们在路上拦车,每辆车都停,也很热心,其中一辆车的司机还把拖车绳借给我们,仅仅留了个电话;我们搭车去卢班戈,司机也不要钱。卢班戈整体感觉比较干净,给我的印象很好。Doss是卢班戈人,听我夸奖,很自豪,趁机贬损首都罗安达——罗安达是地球的肛门、一个眼中只有钱的城市……
中餐馆王老板是青岛人,到安哥拉已经八年,亲自开车将我们接到他们餐馆旁边的Lodge somitour旅馆check in,然后到中餐馆吃饭。
卢班戈消费也高,三个小菜两碗饭、再请王老板喝了几瓶啤酒,打完折后130多美元——在安哥拉要有将美元当人民币花的心里准备。
吃完饭已是晚上10点,回旅馆休息。
旅馆叫Lodge,印第安人棚屋的意思,当地中国人都叫茅草屋旅馆,价格贼高,每天120美元,晚8点~早10点才有水,经常停电,没网络没桌子,只能在床上垫着方便面盒凑合。
08-10-22,星期三
因房价高于出差标准,今天准备联系当地的中国公司(中水四局)去借宿,但同行同事生病了,就多住了一天。
同事拉了一天肚子,上了十几趟厕所,吃药也不见好,担心是疟疾或霍乱,都做好了回第二天回罗安达的准备。
08-10-23,星期四
上午车还未修好,好在同事病情好转,退房,联系中水四局派车将我们接到中水基地HUMPATA。
下午4点Doss告知车子修好,我们在卢班戈城里转了一圈试车,拍到雨后彩虹,吉兆!
08-10-24,星期五
早7点从中水基地出发,目的地纳米贝省的Bibala站点。
走了约20公里,遇到云遮雾绕的盘山道,很壮观。
然后接下来就是TMD(the most difficult)——下了盘山道,拐上了黄土路,汽车后桥悬挂一小时内多次脱落,我们用细绳绑、剪开袜子绑、用鞋带绑、最后用拖车绳固定……我们不禁非常佩服岛国人民的捆绑艺术!
捆好后凑合了10多公里,左后轮不甘寂寞地爆胎了……
当我们艰难到达Bibala,到当地政府找站点钥匙时,却被告知之前联系好的钥匙保管人去度周末了——你倒是提前知会一下啊!我们只好只检查能检查的部分,Doss则忙着联系修车。
返程几十公里后,左后轮又漏气了,不料维修点修车技术不行、螺丝倒拧得贼紧,还好路过的一个黑大个司机帮忙才换了胎。
祸不单行,不久左前轮也爆胎了,补都没法补了,真是欲哭无泪——我们没备胎啦!
此时天色渐黑,手机又没信号,幸亏带了卫星电话,联系代表处和中水四局,结果中水的黑人司机不愿意(盘山路危险)、中水陈经理没国际驾照且深度近视!我们只能拦车回卢班戈或者就地等到明天再作打算。因为原计划当天干完活回中水基地、第二天再去别的站点,所以只带了中午的饼干,缺衣少食。当地是高原,晚上很冷,野外呆一晚会着凉、病刚好的同事更吃不消。我们决定从土路步行到柏油路拦车,Doss坚决反对、说晚上会有土狼之类的野兽,我们顿时吓呆了!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一辆运柠檬到卢班戈的货车经过,可白人司机担心安全拒绝搭车,好说歹说只同意带我们到柏油路。然后我们再拦了辆黑人运空啤酒瓶的车,坐在后厢啤酒上回中水基地。车快风大,我们只穿了短袖,饥寒交迫、瑟瑟发抖。此时高原的满天星斗似可手摘,但哪里还有闲情逸致!
晚上9点半,终于回到中水基地!
至此,车彻底抛锚,不知几时能修好!
08-10-25,星期六
到处联系租车、失败!工作没法进行,领导命令返回罗安达、另作安排。
到机场途中看到高大的神像——
这次飞机是客机,除了晚点一个多小时,别的还好。
后记:
此次不顺利,只能算是难忘的经历——然而这却是海外工作的常态。
以交通为例,安哥拉经过几年大兴土木,较我们项目启动之时已大为改观,但路况还是非常糟糕,很多是坑坑洼洼的土路,不少还要涉水(雨季基本无法通车),我们的施工、验收、巡检难度很大。车子抛锚几乎每个同事都遇到过,甚至还有翻车。代表处买的车不到1万公里准坏。当地维修厂数量少、水平低、价格贵、工期长,常常一修就是成年累月的,还未必能修好。租车也很可怕,比如越野车1天500美元,油钱自付;而且安哥拉为卖方市场,给钱也未必能租到车,相当影响工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