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8D

(2015-07-02 22:21:52)
标签:

杂谈

8D

http://ww2/large/3bfebe40gw1etosk9hpjej207h0453ye.jpg现代质量知识可以按照工具、流程、体系、绩效等层面来描述,具体逻辑如下图——

http://ww2/large/3bfebe40gw1etoskj2jgjj215h10eadj.jpg

工具的种类有多种(比如有人说日本企业不完全统计,常用的工具有58种之多),实际使用中,太多太少均不妥:或者繁冗没必要、或者单薄不充分。但不管多还是少,相同之处是每种工具所能完成的功能是特定的,比如有的长于记录、有的长于分析、有的长于决策……所以问题的解决需要多种工具的配套使用,从而逐渐形成了问题解决套路或模板。同时为了使经验教训易于记录和共享、减少问题重复发生的概率,通常特定的企业或行业会有大家共同认可的、行之有效的、标准的问题解决套路,最为著名的是QCC6Sigma8D等模型——其实它们的本质都一样,都是PDCA循环,具体原理见下图:

http://ww1/large/3bfebe40gw1etosl66pdzj21kw15c1kx.jpg

本文以8D为例说明问题解决的原理。

8D起源于福特公司解决质量问题的一种方法论,全称为团队导向问题解决方法、8D问题求解法(8D ProblemSolving)。DDiscipline(步骤、原则)的首字母。

8D最先在福特内部使用、成熟后福特逐渐要求其供应商遇到问题也用此法。后来名气大了,其它车厂也移植了福特的做法、使之成为汽车行业的标准做法。再后来8D家喻户晓,各行业通吃。而且不仅仅解决工作问题,解决家庭生活问题也很有效。

看到这个介绍和解释,有点管理经验的朋友一定已经发现8D没有什么新东西——那当然,我们一向认为,人类的成千上万年文明积累下来,管理方面已经不会有什么新东西了,所谓的新东西无非是以前老东西的另类描述或组合分拆之类,我们对工具一定是俯视,这样才是正确的、主动的!别成天醉心于跟别人接轨,否则接来接去肯定会接很多鬼!再说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多研究研究祖宗才是正道!

虽然我们说8D没有新东西,但这并不表示8D就没价值,事实上它的主要贡献并不在于提供了一种问题的解决套路,而是能获得大家的认可——我之前的文章曾经谈到,现在的管理的重点不是提高能力、而是增强管理一致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搜文章看看细节。

8D说起来是8个步骤,实际使用时其实是9个——

D0:问题导向

就是重视客户的抱怨和投诉,积极处理、快速反馈——有研究表明,在同质化的行业背景下,使客户最为愤怒的不是我们的产品指标不好、价格高、服务差、交期长之类,而是“需求被漠视”,这一项在服务业甚至占到七成的影响度!

既然8D重视客户投诉并以之为驱动解决问题,那么就必须树立重视客户、立即行动的文化并形成流程上的保障:比如必须在100分钟之内向客户给出初步答复及一些更加具体的细节承诺,否则8D就失去了意义!

D1:成立小组

稳住了客户,接下来是内部的行动,首先当然是拉队伍——8D强调团队导向问题解决,就是意识到问题的真正解决必须是全流程的解决,整条流程上的所有业务都要动起来,否则很可能只是局部的、暂时的解决,成果无法巩固。

小组成员要兼顾业务、产品线、地理位置、行政等级等要素,总之小组的代表性越强越好,而且这些人要对小组有所承诺、这需要其领导的表态。

为了小组有效运行,当然我们还需要指定一位组长。

D2:问题说明

也许有人会说,这步不需要啊,因为客户投诉时已经描述问题了啊!——这个想法是不对的,客户的描述通常是不完整的、不全面的,往往还夹杂着情绪。

所以这步是必须的。

描述问题模型很多,最为常用的是5W2Hwhenwhowherewhatwayhowhowmuch(也有用how many的))——看到这个解释,一定有人会说:我靠、这不是中学写记叙文、说明文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原因……吗?没错!相信师老师的结论了吧:管理没有新东西!

不过写作文看起来简单,但我们长久以来形成了模糊的行文方式(喜欢说也许、大概、或许、差不多、大大地之类)——这跟我们的文化有关:中国人大局观好、细节逊之——所以这个步骤值得我们中国人注意,注意多用图表数字、少用文字尤其是模糊的文字;

D3;实施临时措施

客户的抱怨就是火警、就是水灾,当务之急肯定是灭火堵水、控制局面、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出现。

所以我们需要以当前点为出发点横向展开和纵向展开——以生产企业为例,横向展开的意思是除了处理现场的、还要处理仓库的、发至客户的、在途的、发外包商的、类似产品的等等,不要遗漏,纵向展开的意思是今天的出事了,那昨天的、明天的会不会出事呢?同样不要遗漏。

该阶段注意多与客户坦诚沟通,及时反馈信息。避免出了问题,还处处隐瞒,躲避责任的现象或嫌疑。另外内部要精诚团结,一切以客户满意为原则,严禁推卸责任——追查责任是后续才考虑的事情。

D4:根本原因分析

这个好理解,只有根本原因,方可有效解决问题。

常用的工具有鱼骨图、系统图等等,思考的模型大多为5M1E(人、机、料、法、环、测)或4P(人员、政策、场所、流程)。

需要注意的是责任人固然需要担责或处理,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必须要分析到流程的层面,找出根本原因,这样才有可能从根本上保证问题不再发生。

D5:确认永久措施

其实就是在找到真正原因后设计纠正预防措施——问题的解决有多种方法和策略,这里需要一个优选的过程,以实现多快好省。

得到永久措施后,还应制订出实施计划、交付标准并落实到人(包括实施者和验证者),画出类似甘特图之类的行动计划,否则弄不好会半途而废。

D6:实施永久措施

前面的工作做到位了,这步就变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没啥好说的了。

前面的工作不到位,这步恐怕是一地鸡毛,也没啥好说的了。

所以,不说了。

D7:预防再发生

效果跟进,预防再发生——这是个闭环的问题、执行力的问题:必须要验证之前的举措是否切实到位。

达到预期效果则关闭,否则需要重新处理。

D8:总结并规划未来

很多资料按照字面意思把这步译为“小组庆祝”,似乎这些人要喝酒唱K洗澡泡脚去了,这是不准确的——虽然项目结束了大家爽一把是应该的,但这步的关键是总结经验教训、整理资料存档,以使得交了的学费能让更多人取得进步。

这是基本的管理常识。不谈。

http://ww2/large/3bfebe40gw1etoslg61wpj20ci06ymy2.jpg

好了,8D介绍完了,和开头相比,读者一定更加认可师老师的观点了:管理没有新东西,一切都是知易行难!

后续我会写文章介绍QCC6Sigma,其实套路和8D大同小异,所以问题解决主要是意识和文化,套路和技巧反而在其次了。

另外为了更好地在中国使用,我们可以选择中国人喜欢的问题解决法。而且其实我们有很多非常成功的套路,比如著名的鞍钢宪法谈到的两参一改三结合!

两参:干部参加劳动、职工参加决策

一改: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三结合:现场工人、技术人员、干部三结合

http://ww4/large/3bfebe40gw1etoslp8ahmj20a005i74i.jpg

这个模型多简练、多生动、多实用啊,可惜不被主流专家们所推崇,因为他们软骨、因为他们没出息、因为他们居然宣称1978年之前中国没有质量管理!

专家误国。信夫!


微博名:秦师名粤

公众号:现代质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论糖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