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科学与文学的一点点思考
标签:
科学文学对话联系 |
分类: 时事评论 |
文学创作和科学有很多不同。文学关注人,科学关注自然界,文学家关注人类情感,科学家关注物质原理,严格地说,作家的创作也不是无中生有,很多作品都是经过现实人物想象加工的综合,但又不能和任何人对上号,这是文学比物理学、化学更自由的地方。杨振宁则认为,科学里更多是去发现,而文学里更多是去发明,但两者都需要“妙悟”和“想象力”。
http://himg2.huanqiu.com/attachment2010/2015/0323/16/24/20150323042415958.jpg
科学缜密思考的人往往会发现一种现象,他经过搜索枯肠绞尽脑汁,长时间研究所获得的真理或见解,闲时不经意地翻开书记来看,原来这些论调,别人早已经发掘到了,这其实正说明你真正的思考到了问题的本身内涵,这些整理或见解是经过经过你自己的思考而活得的,其价值自非一般的生活体验可比,惟其如此,才能更好的证明何种真理或见解的正确性,他的理论才更能为大众所理解和接受,这样,你成了该真理的一名主人,这个真理也成了人类思想体系的一支,并且他不像一般的读书的理论,只是浮光掠影,惊鸿一瞥而过,他将会在你的脑海中根深蒂固,永不磨灭。
通过自己不断实践和思索的人,他的意见以后可能被举为权威的例证,这时候的权威和一般书籍哲学所据的权威情形不同,前者的一件和他本身,有着强化有力的连结,后者不过是收集整理接纳别人的意见,他像是用一些不知名的材料,所做的自动木偶一样,而前者与之相比,则是一个活生生的主人,因为它是从外界在思考中心中植下胚胎,经过受胎,妊娠,分娩过程而产生出来的……
科学与文学思考和读书精神上的作品,可说是大异其趣,其距离之大恐令人难以置信,本来人类的头脑就有着个别的茶艺,有的人喜爱读书,有的人沉迷于构思,在即撒谎那个前述的距离,使得这原有的差异,越发扩大起来,读书的时候,精神上的一切活动全被书本所支配,精神上帝而一切喜怒哀乐的情绪,仿佛全部不是自己的精神所有,思考则不然,在思考的瞬间,精神和外界完全隔绝,随着自己的思考而活动,他不像读书被别人指定的思想所控制,而是按照当事者的秉性和禀性,供应一些资料的情绪而已,所以一天沉迷于书本的闪电战,他的精神已经被外界的思想消耗得零落殆尽了,这和长时间被重物所压的弹簧一样,他的弹力也必定会消失的,如果你想做个没有个性思想的动物,去当个蛀书虫却是不二法门,大概说来,一般博闻强识的人,大半都无较假的才慧,他们的著作所以不能成为成功的道理,正是因为一味死读书的关系,这些人的只想做一个读者,不想当作者……
http://himg2.huanqiu.com/attachment2010/2015/0313/20150313083130521.jpg
文学和科学的归类关系呢?文学创作和科学有很多不同。文学关注人,科学关注自然界,文学家关注人类情感,科学家关注物质原理,严格地说,作家的创作也不是无中生有,很多作品都是经过现实人物想象加工的综合,但又不能和任何人对上号,这是文学比物理学、化学更自由的地方!而科学却要从多方面的论证,更讲究逻辑思维符合自然规律的局限性,尽管文学与科学在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上有很大差异,但从根本上说,文学和科学都属于创造性活动,都需要创新精神。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文学和科学都注意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在文学创作初期,作家们也有一个对材料的收集和提炼的过程。
文学和科学两者都离不开假设和想象,实验科学虽然强调实证,但提出问题是需要假设的,运用演绎方法产生的科学定律更是与假设分不开,有些理论甚至难以在实验室里求证。特别需要提及的是,受现代物理学的启发和语言学转向的影响,作为同是符号的科学与文学在认知方式和表述方式上也具有某些共同点。物理学家感到他们关于自然现象的所有理论、包括他们所描述的“定律”都是精神的产物,都具有符号性质而不是实体本身。在这个意义上,科学和文学一样,也具有虚构性质。
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看,文学艺术的发展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结伴而行、相互促进的。文学艺术的变革推动了科学的进步,科技的进步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不管任何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假如不如整顿杂乱无章的话,他给予我们的利益,还不如那些规模小的藏书架,但是整理的得秩序井然,有条不紊分类清楚的图书馆,同时,不管一个人博览群书,抑或饱学之士胸罗如何的渊博,若不能反复思维咀嚼消化知识的话,它的价值远远逊色于那些所知不多,但能予以深思熟虑的知识!
何以言之,因为我们把所学的只是消化吸收,变成自己所拥有的思想,并且能够充分发挥应用的话,就必须经过思考的过程,把自己的知识同诸多方面的理论相结合,或是把我的真理和其他的真理互相比较,当然,我们所能深思熟虑的东西,他仅仅局限于我们熟悉的事情,所以我们必须不断的求上进,不断的学习,直到最后回归到宗教、科学、艺术、哲学等领域,充满着对人生的思考……
http://img.taopic.com/uploads/allimg/140720/240451-140H00P45555.jpg
严格来说,有他本身根本思想的人,才有真理和生命,因为我们只有对自己的根本思想,才能真正彻底的理解,从书本上阅读别人的思想,只是拾取他人牙慧的残渣而已!经过读后所了解的思想,好像考古学家从化石来推断上古植物一样,是各凭所据,从自己心中的涌出的思想,犹如面对着盛开的鲜花,来研究植物一样,科学而客观!所谓学者是指写成天研究书本的人,才有真理和生命,为什么天才以及其他人类的恩人,则是直接去读宇宙万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