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对“人性本善”的理解

(2018-06-27 15:37:03)
分类: 人生哲理

http://baiducdn.pig66.com/uploadfile/2016/0322/20160322053240335.jpg

一般的人都认为本性,就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性格特征。在词源字典的解释是这样的,所谓本性,就是一个人在主观性格条件下,表现出来的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为人处世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其实不然,这只是一种望文生义的看法和认识。所谓叛逆,通俗的说法就是个性,在中国词源字典的解释是:一个人与大多数人不同,表现出来的行为以及举止。通俗的说法就是一个人的性格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之下,表现出来的特征。其实亦不然,这些都是一些肤浅的看法。

中国文化启蒙性教育书籍《三字经》中,开篇就提及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哲理,说的是人出生初期禀性都几乎是向善,只是因为后天环境不同的影响,每个人的性质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孟子主张“性善论”,而荀子提倡“性恶论”,可是真正的说来,人性起初都是丑恶的。人类首先由类人猿衍变成猿猴子,在经过岁月的变迁,进化成人类。当初人作为一个不知道人性的动物,衣不遮体群居生活在一起,并且互相争夺食物和配偶,而发生人吃人的悲剧局面;并且在当初的演化过程中,许多人性的实质东西都遭到无辜的践踏,甚至包括真理性纯洁感情的东西,比如,爱情、友情、甚至亲情,这些都难以说明人之初,都是性本善的原因!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开始创建文字来记忆往事,于是人们便开始有了思想。思想的诞生势必会带动文化的发展的潮流,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恐怕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历史中,各类思想碰撞火花最精彩纷呈的辉煌时光,道家始祖老子的虚静无为,儒家孔子的仁义礼仪,法家,墨家的非攻,名家学派的诡辩莫测,一个人在潜移默化之中,受一种或不同的思想熏化,对于后天的影响也会有很大程度的改变,这跟宗教信仰对人类的影响一样,中国只产生思想,并没有产生宗教,一切宗教都是经过西方国家与本国思想结合演变而来,思想作为统治驾驭人类精神家园的一盏明灯,而宗教只能算是人类为信仰生存信念准则的催化剂,总之,宗教是为了统治阶级更好的协调人类思想而服务!

人性当初的丑恶,难道是人本性叛逆的结果吗?可是有些人却迟疑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说人性的特征,到底是优胜劣汰,还是弱肉强食。其实这两方面说得都是一个意思,那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西方国家的文明发源地当属希腊雅典,因为他们的始祖苏格拉底,提出人性改变“一切来源于无知”的观点,以至于他的门生柏拉图所著《理想国》,提倡那种的柏拉图理想主义的思想,对于整个欧洲以及西方大多数国家,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于是他们崇尚科学文明改造大自然,比以人为本的观念更突出,就像达尔文《进化论》里面说到的一样!因此,说人类的本性并不只是由于自身主观条件的资质决定的,并且与客观的环境物质基础息息相关。

    人性当中本性质智由自身性格特征决定的,可是也会由外界的思想而产生差异,性格也会受外界环境的熏化而衍射萌生,所以说人性善恶不是本性的本质特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