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假如张扣扣是章莹颖的哥哥……中美对杀人犯的判决为何不同

(2019-07-19 15:26:53)

2019年7月17日,张扣扣被执行死刑,成为网络热点新闻。

假如张扣扣是章莹颖的哥哥……中美对杀人犯的判决为何不同

7月18日,备受中国民众关注的章莹颖案,陪审团作出最终裁决,判处被告克里斯滕森终身监禁不得假释。据报道,凶手“如释重负,面露微笑”,被害人父母“不同意但只能接受”,要求“带女儿回家”。

假如张扣扣是章莹颖的哥哥……中美对杀人犯的判决为何不同

同样是杀人犯,在不同的司法体系下竟有有如此不同的判决结果。

才明白当今世界特别是大洋两岸会有各种分歧,原来都是“鸡同鸭讲”。

张扣扣案和章莹颖案,两个可能判死刑的案子。张扣扣案,百分之九十的中国人不希望判死刑,但是张却被判了死刑。章莹颖案,百分之九十的中国人希望判死刑,却只被判终身监禁,因为十二名陪审团成员没有就判处死刑达成一致,而根据美国法律,十二名陪审团成员中只要有一个人不同意就不能判处死刑,而出于宗教信仰、种族等各方面复杂因素,陪审团成员中有可能任何情况都反对死刑,这就使得美国法律制度下判处死刑基本不可能。或者他们觉得凶手“罪不至死”。

假如张扣扣是章莹颖的哥哥……中美对杀人犯的判决为何不同

假如张扣扣是章莹颖的哥哥……中美对杀人犯的判决为何不同

如果反过来,张扣扣案在美国,章莹颖案在中国,两个犯人的结果也会完全相反,这是两国不同的法律制度决定的。中国是大陆法系,案件是由法官负责审理。而美国是英美法系,案件要由陪审团进行裁决,而不同的人组成的审判团,决定了他们在进行裁决时出发点不同,因而结果也就南辕北辙。

中国是法官判案,更讲究法,美国是陪审团裁决,更讲究情(当然也会讲法,但容易被情影响)。曾经有人写文章吹捧美国的陪审团制度如何高明神奇,不会有冤假错案发生,实际上陪审团制度有巨大的缺陷,一方面他大幅提高了案件审理的成本,更重要的是由于陪审团成员不是法律专业人士,更容易被情绪影响,所以美国律师在辩护时尤其喜欢煽情,以此打动陪审团成员从感情考虑而不是从法律考虑作出有利于被告的裁决。

简单地说:中国法律容易冤枉好人(法官容易出于职业习惯偏向有罪),美国法律容易放过坏人,两种法律制度各有其不足之处,或许两种法律制度互相学习借鉴才能一步步完善彼此的法律制度。

假如张扣扣是章莹颖的哥哥……中美对杀人犯的判决为何不同

假如张扣扣是章莹颖的哥哥……中美对杀人犯的判决为何不同

如果说张扣扣的行为是犯罪,那么杀害章莹颖的凶手的邪恶。美国号称伟大的法治国家,也是因为他们充分尊重人类的经验,比如司法独立、陪审团这些优秀的制度文化,但这片土地上爆出来的恶行,与对这些恶行的处理,太不搭配。但我们隔岸观火,比对中国问题发表意见还不靠谱。再说了,美国人的文化自信,可不是咱们这片土地上能比的。

那如果张扣扣案是发生在美国,会被判处死刑吗?99.99%不会。

我在想,假如张扣扣是章莹颖的哥哥,面对自己妹妹消失769天,遭遇各种残害,他会怎么做?他会不会远渡重洋,潜入监狱,将凶手杀掉,然后自杀,或者微笑着面对中美两国法律专家的公正审判?

话说回来,现实中,张扣扣属于底层,章莹颖属于中产,他们没有任何交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