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释迦牟尼佛宣扬:无主宰,非自然,以为释迦牟尼佛是无神论者。其实,释迦牟尼佛并没有否定神的存在,只是他把神与人视为同一生命,平等无二,神与人同一本体。他提倡人要找到这个所有生命共同的本体。
缘起性空,一切现象、一切境界的本体都是空的,因为它“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所执著,这是佛的境界。
禅最终的目标与一切言教的佛法是一致的,主要区别是:一切言教的佛法,不是直指,而是间接地、一步一步地来做;禅要一步到位,顿超直入。
中国人的宗教态度是重今生和重实用,决定了禅在中国产生和盛行的根本。禅对中国文化人的人生观,对音乐、诗词和美术的影响之巨大,不亚于西方宗教对其音乐、文学和美术的影响,只不过在西方表现的是宗教的介入更浓烈;而在东方其表现是与佛教保有距离,和、静、清、远、古、淡……更逸雅而已。
《楞严经》说万有生命的来源既非因缘也非自然性。但总得有个东西或者说法,不叫它神,不叫它佛,不称它为主宰,比较合适叫它为“心”,或叫它为“天”,或者“心天合一”,只是个代号……
前一篇:大英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