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仪廷将军七旬寿序》
(2024-06-18 13:50:25)《李仪廷将军七旬寿序》
2024
刘文典
青山一发是滇南,
白首相逢慷慨谈。
论道经邦动天地,
春醪芳醉乐耽耽。
这是李鸿祥(1879-1963), 字仪廷,于1957年赋诗回赠朱德元帅的诗句。李鸿祥早年遍寻名师,曾考取四属经古第一名。1904年,26岁的李鸿祥入日本东京振武学堂,期间加入同盟会。1909年,参与云南讲武学堂的筹备,兼任教官,朱德是讲武堂的学生。时与蔡锷等商讨革命计划。蔡锷起义,李鸿祥率队斩关入城,占领昆明。1911年,云南军政府出师援川,李鸿祥为第二梯团长〈旅长〉,平定川乱。1912年班师回滇,李鸿祥被任命师长兼政务厅长。1913年蔡锷北上,李鸿祥为民政长〈省长〉。1915年,袁世凯称帝,与蔡锷密谋讨贼。1916年,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忧郁而死。李鸿祥遂辞去广东讨袁军军长职务。1939年选任云南省临时参议会议长,1943年任满后辞去该职。其间,1933年,旋归故里期间,捐洋三千倡建灵照寺。1936年主持修纂玉溪县志,建玉溪怀湖亭撰《杯湖亭记》,立碑于亭内。1937年访郑和遗迹,寻得郑氏家谱,由李士厚撰成《郑氏家谱考释》。 1945年,补修《续修玉溪县志稿》。1946年辑印《仲夏诗存》,并与昆明王惕山〈灿〉合编五卷本《玉溪文征》〈其卷三为李鸿祥诗文集〉。
1947年春夏之交,一代狂人刘文典接受李鸿祥邀请,赴云南玉溪游览考察,对李鸿祥青年戎马、晚年修史、文武兼备赞叹有加,在《李仪廷将军七旬寿序》中回顾了了李鸿祥的一生。文中写道:“为天下之大老,作海内之灵先,如玉溪李仪廷将军者乎?”。此文与他为滇西名将唐淮源将军写的《唐淮源将军庙碑》,实在是骈文的精品,近代以来,无复有此。
《李仪廷将军七旬寿序》译文:
古华之地,封人掌王畿封国。祝寿唐尧,愿多“福、寿、子”,长命百岁。舜升首山,临河渚,有五老游焉,盖金、木、水、火、土,五星之精也,献河图、洛书,以为祥瑞。往者,国家向德高勋重者敬饮酒之礼,以酒漱口,而后饮酒,是为尊酒而敬老。酒食祭神,礼仪教人,恭敬谦逊,独拜为大功之人。况斩将搴旗,保家卫国,功勋卓著,名书竹帛,勋铸鼎铉,身系国家安危,海内称其榜样,如玉溪李仪廷将军者乎?
将军家承显德,门有藏书。研文史不畏三冬寒,苦学不缀,学诗书尚读二酉山,意犹未尽。早游金谷梁苑,既冠四县之军;幼好《六韬》、《玉钤》,志学万人之敌。当时也,胡清失绪,王图多违,故宫深禾黍之悲,宗国有沦陷之痛。班超投笔,出征幽、蓟;宗悫乘风,遥指蓬、瀛。执牛耳于儒学,兼通释、老;凤高举于万里,复入孙、吴。道济率军伐北魏,以沙充米,魏军迷惑;孙膑领兵马陵道,减灶诱敌,庞涓自刎。韩信拔旗于井陉,由基百步而穿杨。于是通黄石之《三略》,晓佛陀之五明。奉令治军,练才讲武。足粮甲兵,鼓鼙肃行阵之容;仗信推诚,歌舞表将军之度。
及辛亥革命,军旗杨于江表,南中响震,海上云屯。将军慷慨下国,电发南疆,潜谋密运,众士归心。首举义旗,群凶夺气,遂斩北门之锁钥,据南义之库兵。六诏之河山恢复,处变不惊;滇国之日月更迭,市井依旧。适巴山不靖,蜀地内乱,乃拥上将之旌麾,建元戎之旗鼓。陈师训旅,征战玉门;仗节趋兵,进抵金陵。七纵七擒之略,绩勋江门;百战百胜之功,载在史册。
及区宇混一,南北合同,乃振旅以班师,遂释兵而奏凯。安边定疆,长城不及李世勣;浴日乾坤,天为社稷启西平。况朱提白银,领军无私;屯田储粮,百姓可赖。西土之士传为美谈,南国之民歌于清德。滇省地邻北户,壤接南方,金马实地瘠之邦,铜柱乃贫困之乡,累藩匪易,历任称雄。将军剖符治郡,开府临民,惠以春风,威以夏日,兴文教于南服,遣游学于西欧。鲁恭治中牟,袁安称赞;龚遂守渤海,盗贼回农。龚遂、黄霸,西汉之循吏也。然龚遂政绩,名未播于文林;黄霸干才,并不优于将略。兼长并美,唯将军乎?
及山川波荡,国家思将帅之才;海内尘昏,元首盼股纮之臣。赐盛威之嘉号,剑履增华;列参政之清班,朝堂换彩。会袁氏作昏,将谋叛逆,将军矢忠民国,辅佐共和。拒北庭之伪命,凛然霜雪;统南粤之义市师,功收返日。及倭寇掠侵,残食中国。尧都舜壤,沦为锋镝之场;汉宇唐疆,化为海盗之窟。中原板荡,天地人三灵忧虑;海水群飞,京省县疆域昏暗。国家播迁巴、蜀,凭藉滇、黔,据一隅之地,抗倾国之兵,驱重困之民,御强势之虏。将军忧社稷之安危,哀生民之涂炭,乃从众望,出长议郎。老成谋国,操兵备之急需;宿将筹边,陈足食之要计。滇省遂能倾尽全力,筹备军资。壮丁效命于疆场,老弱毕力于输运。终使狂寇低首,大酋交臂。高祖起家关中,光武占据河内,将军之筹策多矣。
当乾坤再造,区夏复光,将军高谢世荣,脱履尘网。放情丘壑,优游典籍之场;寄怀林泉,啸傲篇章之圃。烟霞焕其文采,泉石养其性灵。重兴灵照之圣光,表彰乡邦之文献。眼含霜雪,识贞松之后凋;仙露和风,卜寿树之永茂。
今者律中时节,季属仲秋,迎气西郊,方在杖鸠优老之令节;瞻星南极,乃当尚武悬孤之芳辰。文典等敢遵先籍:举杯致敬,同开北海之尊;嘉鱼美酒,共祝南山之寿。诗曰: 威仪抑抑,德音秩秩,乐蹈舞之,坎坎鼓我。各位尽欢而至。
是为序
1948年
《李仪廷将军七旬寿序》原文:
刘文典
盖闻华封祝寿 ,三多申上寿之词;河岳钟灵,五老有献图之瑞。是以执酳(yin)敬老,亲奉国叟之觞(shang);燕飨(xiang)训恭,独拜大宾之驾。况乃忠规武略,著勋于旗常。开国承家,勒功名于鼎铉(xuan)。为天下之大老,作海内之灵光,如玉溪李仪廷将军者乎?
将军家承通德, 楹有藏书。研文史于三冬,诵诗书于二酉。早游壁沼,既冠四县之军;幼好韬钤(qian),愿学万人之敌。于时胡清失绪,王图多违,故宫深禾黍之悲,宗国有沦胥之痛。班超投笔,指幽、蓟以遐征;宗悫(que)乘风,望蓬、瀛而囧(jiong)迈。执旋儒学,兼等释、老之门庭;轩翥(zhu)武庠(xiang),复入孙、吴之堂奥。量沙计米,擅麾兵减灶之奇;拔帜搴(qian)旗, 究惯扎穿杨之妙。遂乃通道三略,学贯五明,奉檄治兵,练材讲武。裹粮坐甲,鼓鼙肃行阵之容;仗信推诚,歌舞表将军之度。
及辛亥革命,杨旍(jing)江表,南中响震,海上云屯。将军慷慨下国,电发南疆,潜谋密运,而众士归心;义帜先杨,而群凶夺气,遂斩北门之锁钥,据南义之库兵,六诏之河山恢复,匕鬯(chang)不惊; 三迤之日月昭回,市鏖无改。适巴山不靖,蜀地多虞,乃拥上将之旌麾,建元戎之旗鼓。陈师鞠旅,望玉门以徂(cu)征;仗节趋兵,向金陵大进。七纵七擒之略,绩著江门;百战百胜之勋,载在盟府。
及区宇混一,南北合同,乃振旅以班师,遂释兵而奏凯。虽安边受律,世勣(ji)贤于长城;浴日回天,西平生为社稷。 何以尚兹乎? 况朱提万镒(yi),军队无私;白粲千钟,闾阎有赖,宜西土之士传为美谈,南国之民歌于清德矣。滇省地邻北户,壤接南方,金马号贫瘠之邦,铜柱实确硗(qiao)之地,累藩匪易,历任称雄。将军剖符治郡,开府临民,惠以春风,威以夏日,兴文教于南服,遣游学于西欧,中牟之治绩可追,渤海之乱神斯理。龚虽著循良之誉,名未播于文林;黄霸有方面之功,才不娴于军旅。 兼长并美,其式斯乎?
及山川波荡,太阶思将帅之才;海宇尘昏,元首伫(zhu)股纮之选。锡懋(mao)威之嘉号,剑履增华;列参政之清班,珪璋换彩。会袁氏作昏,将谋叛逆,将军矢忠民国,翊(yi)赞共和,拒北庭之伪命,节凛怀霜;统南粤之义市师,功收返日。洎(ji)倭寇凭陵,荐食上国,尧都舜壤,沦为锋镝之场,
汉宇唐疆,化为鲸鲵之窟。中原板荡,三灵深改
迨(dai)夫乾坤再造,区夏复光,遂乃高谢世荣,脱履尘网。放情丘壑,优游典籍之场;颐志林泉,啸傲篇章之圃。烟霞焕其文采,泉石养其性灵。重兴灵照之精蓝, 表彰乡邦之文献。眼霜寒雪,识贞松之后凋;仙露和风,卜大椿之永茂。
今者律中无射,时维季秋,迎气西郊,方在杖鸠之令节;瞻星南极,乃当悬孤之芳辰。群汉等敢遵先典,鞠称跽觞,杨觯(zhi)致洁, 同开北海之尊;式燕以衎(kan),共介南山之寿。看威仪之抑抑;乐蹈舞之蹲蹲(dun), 尽欢而至。 谨序。194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