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4889):记载周公没有篡夺王位的“禽”青铜簋

标签:
“禽”青铜簋周成王时期周公摄政中国古代基本陈列国家博物馆 |
分类: 北京瞬间中国史 |
周王朝建立之初,武王病逝、成王年幼、周公辅政,成为国家政治格局动荡的内部因素。在此背景下,分封于殷商故地的管叔、蔡叔及商纣王之子武庚禄父起兵叛乱,史称“三监之乱”。这场旧朝与内部势力相勾结的反叛,还得到徐国、奄国等东方小国的支持。平定叛乱成为西周初年稳定国家社稷的重要大事。
“禽”青铜簋铭文记录了周公东征、剪灭奄国这一重大事件,是十分珍贵的史料。“禽”青铜簋铭文涉及诸多显赫的历史人物,如周王(成王)、周公、周公伯禽(周公长子、代封于鲁,为鲁国的初代国君),其称谓及在此次征伐事件中的地位等内容,也为解决西周初期“周公摄政”、“伯禽代封”等历史悬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基本陈列展区,看周成王时期 “禽”青铜簋。
“禽”青铜簋铭文:
王伐奄侯,周公谋。禽祝,禽有脤祝,王赐金百寽。禽用作宝彝。
武王伐纣两年之后去世,当时周朝未定,尤其殷商故地暗流涌动,国家需要一个强力君主继续完成大业。由于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姬诵)年纪太小,不足以担此重任,这时周公就主动扛起重任,但问题在于:周公是仅为摄政,还是篡位称王?如果周公仅为摄政,那么符合儒家对周公的推崇;但如果周公称王,不再那么美好、崇高,那么这对儒家思想影响将非常大,甚至动摇儒家根基。从史书记载来看,很难彻底辨别清楚,但几千年后,“禽”青铜簋被发现,让我们见证了真实的历史,彻底洗清了周公的冤屈。“禽”青铜簋铭文上说,周成王征讨奄国,周公为军师,伯禽(周公之子)主持祭祀祈愿周军胜利。周成王赐给伯禽百锊青铜,于是伯禽用此制作了这件青铜器—禽簋!既然“王伐奄侯,周公谋”,那么显然周公不可能称王篡位。
“禽”青铜簋
周成王时期
国家博物馆藏
“禽”青铜簋铭文拓片
中国古代基本陈列
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