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瞬间(4890):青铜重器“盂”青铜鼎

(2021-02-08 12:15:54)
标签:

“盂”青铜鼎

周康王时期

陕西郿县

中国古代基本陈列

国家博物馆

分类: 北京瞬间中国史

“盂”青铜鼎传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先后为当地乡绅郭氏、县令周广盛以及左宗棠、潘祖荫等所有,1951年潘氏后人潘达于女士将其捐赠予上海博物馆,1959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今国家博物馆)。而另一尊同为盂所铸之鼎,形制略小,习称小盂鼎,器上铭文涉及西周与鬼方之间的战事,但此器在辗转收藏的过程中已不见踪迹,仅于著录中保存铭文拓本。

西周时期的毛公鼎、大盂鼎和大克鼎,器形雄浑厚重,铭文字数众多,堪称青铜器中的重器。因为三者都出土于晚清时期,故并称晚清海内三宝,闻名于世。制作于西周早期的大盂鼎,是迄今所见西周最大的青铜器,弥足珍贵。

在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基本成列展区,看周康王时期“盂”青铜鼎。


“盂”青铜鼎器壁较厚,立耳微外撇,折沿,敛口,腹部横向宽大,壁斜外张,近足外底处曲率较小,成垂腹状,下承三蹄足。器以云雷纹为地,颈部饰带状饕餮纹,足上端饰浮雕式饕餮纹,下衬两周凸弦纹,是西周早期大型、中型鼎的典型式样,雄伟凝重。

铭文凡19291字,记述了西周康王二十三年九月作器者盂所受之册命。铭文自首行王若曰始,至第七行故丧师已,系西周康王向盂讲述文王、武王立国之勤勉与商内、外之臣僚因沉湎于酒以致亡国之教训。《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好酒淫乐,甚至到了以酒为池的奢靡程度。《尚书·微子》篇中,商纣兄微子亦云纣沉酗于酒。《尚书·酒诰》系周公旦所作,用以告诫被封在商故地朝歌的少弟康叔封;文中有一语句惟荒腆于酒,不惟自息乃逸,厥心疾很,不克畏死。辜在商邑,越殷国灭无罹,大意是说商纣好酒,不思其过,最终导致国灭邦亡。此与上举《大盂鼎》第五行至第七行中语句我闻殷坠命,唯殷边侯甸与殷正百辟,率肄于酒,故丧师已所言相合,透露出周人对于商人嗜酒误国这一前车之鉴的警示。自第七行汝昧辰有大服,至第十三行夙夕绍我一人烝四方,文中康王册命盂之职事,并教诲盂效法其祖先,竭诚辅佐王室。自第十三行雩我其遹省先王受民受疆土,至第十八行王曰:盂,若敬乃政,勿废朕命,为康王勉励盂忠于职守,并赏赐盂鬯、命服、车马、邦司、人鬲、庶人等。自第十八行至第十九行,语句盂用对王休,用作祖南公宝鼎,系受命者盂对康王称扬、作器之辞。

《大盂鼎》篇首唯九月与篇尾唯王廿又三祀,是作器者盂受命之时间。此种以時王在位年次纪年,且置纪年于篇尾,是西周初年金文的纪时程式,秉承殷制;是目前所见西周时期最早的册命类出土文献,与其它西周中、晚期册命类金文相校,可以了解西周时期册命制度的演变;通篇章法规整,分为左右两段,奠定了西周时期长篇铭文布局之规范;铭中结字方正、大小参差、笔画粗细不等, 且如等字中有许多圆形或方形团块,象形意味仍较浓;但铭中如等字捺笔与商代末年相比,波磔更加分明,区别较大,形成了西周早期独特的凝重书风。

北京瞬间(4890):青铜重器“盂”青铜鼎
北京瞬间(4890):青铜重器“盂”青铜鼎
北京瞬间(4890):青铜重器“盂”青铜鼎
北京瞬间(4890):青铜重器“盂”青铜鼎

北京瞬间(4890):青铜重器“盂”青铜鼎

“盂”青铜鼎

周康王时期

传陕西郿县出土

国家博物馆藏

北京瞬间(4890):青铜重器“盂”青铜鼎

“盂”青铜鼎

北京瞬间(4890):青铜重器“盂”青铜鼎
北京瞬间(4890):青铜重器“盂”青铜鼎
北京瞬间(4890):青铜重器“盂”青铜鼎

“盂”青铜鼎细节

北京瞬间(4890):青铜重器“盂”青铜鼎

“盂”青铜鼎拓片

北京瞬间(4890):青铜重器“盂”青铜鼎

中国古代基本陈列

北京瞬间(4890):青铜重器“盂”青铜鼎

国家博物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