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4885):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四羊青铜方尊

标签:
四羊青铜方尊商后期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禁止出境展览文物国家博物馆 |
分类: 北京瞬间中国史 |
四羊青铜方尊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之中体型最大。上口最大径44.4厘米,高58.6厘米,重34.6千克。
国家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2012年年7月8日,中国邮政发行“国家博物馆特种邮票”一套2枚,设计师将1963年发行过的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中最具代表性的司母戊鼎和四羊青铜方尊的邮票进行复原,以原邮票的版式印入新发行的邮票中,形成“票中票”形式。
在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基本陈列展区,看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四羊青铜方尊。
四羊青铜方尊造型雄奇,肩、腹部与足部作为一体被巧妙地设计成四只卷角羊,各据一隅,在庄静中突出动感,匠心独运。整器花纹精丽,线条光洁刚劲。通体以细密云雷纹为地,颈部饰由夔龙纹组成的蕉叶纹与带状饕餮纹,肩上饰四条高浮雕式盘龙,羊前身饰长冠鸟纹,圈足饰夔龙纹。方尊边角及各面中心线,均置耸起的扉棱,既用以掩盖合范痕迹,又可改善器物边角的单调,增强了造型气势,浑然一体。
此器采用了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装饰手法,将四羊与器身巧妙地结合为一体,使原本造型死板的器物,变得十分生动,将器用与动物造型有机地结合成一体,并擅于把握平面纹饰与立体雕塑之间的处理,达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出土器物的湖南洞庭湖周围地区在商代是三苗活动区,在此地发现造型与中原近似的铜尊,表明商文化的影响已远及长江以南的地区。
1938年春天,四羊青铜方尊出土于后几经辗转,被保存在中央银行湖南省分行的地库中。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兵临长沙,古城危机四伏。四羊青铜方尊被银行工作人员转移到沅陵县。然而,方尊最终未能在战火中得以保全。在空袭中,一颗炸弹在方尊不远处爆炸,把它炸成20多块。1952年,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历经探寻,终于找到了四羊青铜方尊的碎片。在经过两个多月的修复后,四羊青铜方尊在湖南文物工作者的努力下,恢复了原有的迷人风采。1959年,国庆十周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中国历史博物馆建成。四羊青铜方尊被上调北京,成为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四羊青铜方尊
商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前11世纪)
1938年湖南宁乡出土
四羊青铜方尊(从四个方面看)
商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前11世纪)
1938年湖南宁乡出土
四羊青铜方尊细节
四羊青铜方尊
商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前11世纪)
1938年湖南宁乡出土
2012年7月8日中国邮政国家博物馆特种邮票
四羊青铜方尊作为最具代表性国家博物馆文物入选
中国古代基本陈列
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