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4629):紫禁城慈宁宫

标签:
慈宁宫紫禁城慈宁门大佛堂皇太后 |
分类: 北京瞬间北京史 |
慈宁宫位于紫禁城内廷外西路隆宗门西侧。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是在仁寿宫的故址上,并撤除大善殿而建成。万历年间因灾重建。清沿明制,顺治十年(1653年)、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乾隆十六年(1751年)均加以修葺,将其作为皇太后居住的正宫。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兴工将慈宁宫正殿由单檐改为重檐,并将后寝殿后移,始定今之形制。
故宫博物院网站资料:
慈宁宫门前有一东西向狭长的广场,两端分别是永康左门、永康右门,南侧为长信门。慈宁门位于广场北侧,内有高台甬道与正殿慈宁宫相通。院内东西两侧为廊庑,折向南与慈宁门相接,北向直抵后寝殿(即大佛堂)之东西耳房。前院东西庑正中各开一门,东曰徽音左门,西曰徽音右门。
正殿慈宁宫居中,前后出廊,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面阔7间,当中5间各开4扇双交四椀菱花槅扇门。两梢间为砖砌坎墙,各开4扇双交四椀菱花槅扇窗。殿前出月台,正面出三阶,左右各出一阶,台上陈鎏金铜香炉4座。东西两山设卡墙,各开垂花门,可通后院。
明朝慈宁宫为前代皇贵妃所居。万历年间慈圣李太后,泰昌元年(1620年)万历帝郑皇贵妃、昭妃等人曾在此居住。天启七年(1627年)明熹宗卒,其皇贵妃等人移居此处。清朝顺治十年(1653年),孝庄文皇后始居慈宁宫,自此成为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住所,太妃、太嫔等人随居。
慈宁宫主要是为太后举行重大典礼的殿堂,凡遇皇太后圣寿节、上徽号、进册宝、公主下嫁,均在此处举行庆贺仪式。特别是太后寿辰时,皇帝亲自率众行礼,并与近支皇戚一同彩衣起舞,礼节十分隆重。
若皇太后薨,梓宫奉安于慈宁宫中,皇帝至此行祭奠礼。
慈宁门是内廷外西路慈宁宫的正门,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年间改建慈宁宫时一并拆建。
慈宁门为殿宇式大门,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坐落于汉白玉须弥座上,周围环以石雕望柱、栏板。门前出三阶,当中设龙凤御路石。阶前左右陈列铜鎏金瑞兽各1。门内接高台甬道与慈宁宫月台相连。
慈宁门门扉设于明、次间后檐金柱间,各开朱漆大门两扇。梢间后檐金柱间为砖墙,前檐檐柱间各安双交四椀菱花槅扇槛窗4扇。檐下施单翘单昂五踩斗栱,梁枋绘金琢墨石碾玉旋子彩画,天花为沥粉贴金龙凤图案。慈宁门门额为满、蒙、汉三种文字,其中汉文为篆体,在紫禁城内较为罕见。门两侧接黄琉璃瓦顶八字琉璃影壁,壁心琉璃盒子及岔角采用菊、兰、牡丹等花卉图案,工艺精美。影壁之后有转角庑房与慈宁门两山相连。
慈宁门前是一东西狭长的广场,东出永康左门可至隆宗门,西为永康右门。广场南侧与慈宁门相对的长信门为通往慈宁宫花园之门户。
清代逢皇太后圣寿节时,在慈宁门内外陈设仪仗,皇帝、皇后分率王公大臣、王妃命妇等在此行礼朝贺。
慈宁门
慈宁宫
大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