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4194):中国历史(26)·西夏(高考分数公布日)

标签:
中国历史西夏党项族西夏文西夏陵 |
分类: 北京瞬间中国史 |
北宋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封建经济得到继续发展。北宋中期,出现了财政困难等危机,为了克服统治危机,王安石实行了变法。北宋末,政治腐朽,防备空虚,金兵南下,结束了北宋的统治。
1127年,南宋的统治开始。南宋与金对峙,南北经济都有新的发展。
北宋时,同其并立的主要少数民族政权,有契丹族建立的辽,有取代辽的女真族建立的金,还有党项族建立的夏。各民族政权间不断进行战争,同时也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
远古时期(约200万年前-约公元前21世纪)
远古时期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个阶段。
旧石器时代早期是指大约200万年前—20多万年前。
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是指大约20万年前—1万年前。
距今约1万年前,人类历史进入到新石器时代。
夏………………………………约公元前2070——约公元前1600
商…………………………………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
周…………………………………… 公元前1046——公元前221
——西周……………………… 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
——东周………………………………公元前770——前256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
秦……………………………………………公元前221——前207
汉…………………………………………公元前202——公元220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
——东汉…………………………………… 公元25——220
三国………………………………………………公元220——280
——魏………………………………………公元220——265
——蜀………………………………………公元221——263
——吴………………………………………公元222——280
晋…………………………………………………公元265——420
——西晋……………………………………公元265——316
——东晋……………………………………公元317——420
十六国……………………………………………公元304——439
十六国为前凉、成汉、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南燕、北燕、胡夏
南北朝……………………………………………公元386——589
——北朝……………………………………公元386——581
——南朝……………………………………公元420——589
隋…………………………………………………公元581——618
唐…………………………………………………公元618——907
五代十国…………………………………………公元907——979
五代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十国为吴国、南唐、吴越、闽、南汉、前蜀、后蜀、楚、南平、北汉
宋……………………………………………… 公元960——1276
——北宋………………………………… 公元960——1127
——南宋…………………………………公元1127——1276
辽……………………………………………… 公元916——1125
西夏……………………………………………公元1038——1227
《吉祥遍至口和(合)本续》
西夏(公元1038年-1227年)
1991年宁夏贺兰拜寺沟方塔出土
国家博物馆展出
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木活字版印刷品。
白釉剔刻牡丹纹瓷罐
西夏(公元1038年-1227年)
征集自兰州市城关区下沟
甘肃省博物馆藏
国家博物馆展出
瓷罐呈橄榄形,造型别致古朴。腹部剔刻牡丹花纹,然后再罩透明釉,内涂色釉。因受汉民族文化的影响,花卉纹也成为西夏瓷器上最常用的纹饰,如牡丹、莲花、菊花、海棠、草叶纹、忍冬纹等,尤以牡丹纹最为多见。
西夏文印本《三才杂字》残页
西夏(公元1038年-1227年)
1972年发现于武威市张义乡小西沟岘修行洞
甘肃省博物馆藏
国家博物馆展出
西夏文《三才杂字》是在西夏流行较广的一部字书,属于启蒙通俗读物。每行有十二字,每两字为一词组,每个词组之间有一定的空白间距,但两个词组连读成一短句,故又称为《四言杂字》。该书讲述了一个富贵人家子弟从小到老的一生,意在用通俗易懂讲故事的方法来宣扬党项人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儒家学说、思想,对研究党项人社会习俗有很高的价值。
褐釉剔花扁壶
西夏(公元1038年-1227年)
1985年宁夏海原征集
国家博物馆展出
这类瓷扁壶在西夏瓷器中比较常见,也最具民族特色。
黑釉剔刻牡丹纹瓷罐
西夏(公元1038年-1227年)
1995年征集自兰州市城关区
甘肃省博物馆藏
国家博物馆展出
瓷罐上半部施褐釉,下腹部露胎。腹部开光处剔刻出两组缠枝牡丹纹,并衬以花叶。剔刻线条流畅,构图疏密得当,造型古朴稳重,沉稳俊美,是西夏黑釉剔花瓷的代表性器物。牡丹纹成为西夏瓷器最基本的纹饰之一,体现了党项人对中原文化的吸收与接受。
海狮形绿釉陶建筑构件
西夏(公元1038年-1227年)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国家博物馆展出
摩羯形绿釉建筑构件
西夏(公元1038年-1227年)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国家博物馆展出
灵武窑黑釉剔刻牡丹纹瓶
西夏(公元1038年-1227年)
国家博物馆展出
绿釉鸱吻
西夏(公元1038年-1227年)
1974年宁夏银川西夏陵出土
国家博物馆展出
这是殿堂正脊两端的装饰物,呈龙首鱼身状。
党项族是我国古代西北民族,属羌族的一支。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政权。现位于贺兰山东麓的西夏陵就是西夏皇帝和陪葬大臣们的目的,内有帝陵9座,陪葬墓250余座,陵邑1处。
西夏陵出土鸱吻有琉璃、灰陶两种,造型与此同。汉以前宫殿的正脊两端高高翘起,似凤凰展翅,名“鸱尾”。唐代鸱尾造型逐渐突出吻部,张开大口吞咬屋脊,多名“鸱吻”。宋代龙首鱼身、张口吞脊的鸱吻形象被固定下来。西夏出土鸱吻与同一时期河北蓟县独乐寺辽代山门鸱吻、山西大同华严寺金代薄伽教藏殿鸱吻均属同一类型。
西夏文刻石残片
西夏(公元1038年-1227年)
1974年宁夏银川西夏陵出土
国家博物馆展出
西夏文“敕燃马牌”青铜敕牌
西夏(公元1038年-1227年)
国家博物馆展出
这件敕牌是西夏使者传递紧急文书、命令时的身份凭证。由两片圆形青铜牌组成,可相扣校验。上端附扁方形提钮。一青铜牌刻回曲花卉纹,边缘有西夏文“敕”字,另一青铜牌刻西夏文“敕燃马牌”,意为“敕令驿马昼夜疾驰”。
目前已见的西夏符牌有二十多面,多为传世品,大体可分为三类:1、“敕燃马牌”。2、“防守待命”牌,均为圆形,正面是西夏文“防守待命”,背面是佩戴者西夏文名,是西夏军营中守御者的标志。3、“内宿待命”牌,多为长方铲形,可悬佩,正面文字为西夏文“内宿待命”,北面为西夏人名或“番号”,是宫内宿卫人员身份的证明。
釉陶五角花冠频伽
西夏(公元1038年-1227年)
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藏
国家博物馆展出
金………………………………………………公元1115——1234
元………………………………………………公元1271——1368
明………………………………………………公元1368——1644
清………………………………………………公元1644——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