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3622):明成祖朱棣与《永乐大典》正本

标签:
明成祖朱棣永乐大典解缙姚广孝永乐大典正本 |
分类: 十大书画和历史传承 |
在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 “旷世宏编,文献大成——国家图书馆藏《永乐大典》文献展”,看明成祖朱棣与《永乐大典》正本。
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下诏解缙编书。解缙召集百余人,次年进呈。成祖览后,赐名《文献大成》,但认为“尚多未备”。
永乐三年,成祖复令姚广孝等重修。永乐五年,姚广孝进呈《永乐大典表》,成祖阅后甚为满意,并亲自撰序,正式定名《永乐大典》。永乐六年冬,全书告成,计22877卷,目录与凡例60卷,分装11095册,供约3.7亿字。
明成祖朱棣
解缙(1369-1415年)。主持篆修《永乐大典》。
“才子解元”解缙
姚广孝(1335-1418年)。永乐三年(1405年)任《永乐大典》监修。
“黑衣宰相”姚广孝
《永乐大典》正本自永乐六年编修完成后,一直深藏禁中秘府,史料中只有弘治和嘉靖两位皇帝真正翻阅过大典的记录。隆庆初年,《永乐大典》副本录毕之后,文献中几乎再难寻到有关正本的记述,亦未曾发现正本实物存世。因此,世人对正本的下落出现了诸多猜测。归纳起来,主要包括陪葬嘉靖帝永陵、明万历年间焚毁、明末毁于北京、明末清初毁于南京、藏于皇史宬夹墙内、毁于清宫大火等几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