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3621):《永乐大典》副本

标签:
永乐大典正本副本国家典籍博物馆永乐六年 |
分类: 十大书画和历史传承 |
在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 “旷世宏编,文献大成——国家图书馆藏《永乐大典》文献展”,看永乐大典副本。
国家典籍博物馆网介绍,《永乐大典》是国家图书馆的四大专藏之一,也是国家图书馆的镇馆之宝。作为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这部旷世宏编,“合古今而集大成”,规模远超前代所有类书,实为典册渊薮,遗书宝库,诸多佚文秘笈、典章制度赖其得以流传后世,造福学人。“大典犹看永乐传,搜罗颇见费心坚。兼及释道欠精核,久阅沧桑惜弗全。”令人痛心的是,经历了五六百年的岁月风雨,这部成书于明永乐之初,重录于嘉靖之末的大典正本至今仍下落不明,副本更是星散飘零,百存一二。“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国运昌则文运盛。在几代国图人孜孜不倦的求索下,特别是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明珠还于合浦,国家图书馆已经成为《永乐大典》在海内外的最大藏家,并给予大典前所未有的重视和保护,使这座人类文化史上不朽的丰碑屹立万世,传之永远!
《永乐大典》是国家图书馆的四大专藏之一,也是国家图书馆的镇馆之宝。大典编撰于明朝永乐年间,初名《文献大成》,由解缙、姚广孝等担任总纂修,历时六年(1403—1408年)编修完成。全书22937卷(包含目录与凡例60卷),分装11095册,共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之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这其中,永乐年间修订的《永乐大典》为正本,嘉靖年间抄写的为副本。这部旷世宏编“合古今而集大成”,规模远超前代所有类书,实为典册渊薮,佚书宝库。诸多佚文秘笈、典章制度皆依赖其而得以流传后世,造福学人。
在《永乐大典》纂修过程中,编修者被特别安排在文渊阁就近的区域居住,享有查阅皇家藏书之权。他们的饮食起居基本都为朝廷包办,笔墨纸张由司礼监发放,膏烛钱由礼部定期提供。此外,编修者还免于外出朝谒,有权查阅皇家藏书,尽享优渥的条件。全书告成之后,诸级编修人员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赏赐,或授予官职,或赐钞表酬。
《永乐大典》的重录,以礼部侍郎高拱、左春坊左谕德兼侍读瞿景淳为总校官,重要参与者有翰林院官员张居正、徐时行、王希烈、张四维等。重录工作对书写水平有较高要求,吏部和礼部为此主持“糊名考试”,最终招收109位善书人负责抄写誊录。为保证重录工作的顺利进行,朝廷照例设置必要的服务设施和人员,如内府御用监调拨画匠、纸匠,顺天府专门提供上等的砚台、笔墨,惜薪司及工部供应取暖的木炭,光禄寺负责酒饭,翰林院支付书写人员“月米”,锦衣卫拨送巡禁,保障安全。
“大典犹看永乐传,搜罗颇见费心坚。兼及释道欠精核,久阅沧桑惜弗全。”令人痛心的是,这部成书于明永乐之初、重录于嘉靖之末的恢弘巨制,在经历了五六百年的岁月风雨后,副本屡遭厄运,星散飘零,百存一二。截至2017年底,《永乐大典》副本仅发现有400余册、800余卷及部分零页,分散于8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个公私藏家手中。
《永乐大典》正本至今仍下落不明。正本自永乐六年(1408年)编修完成后,一直深藏禁中秘府,即使内阁重臣也无权翻阅。《永乐大典》副本录毕之后,文献中几乎再难寻到有关永乐正本的记述,亦未曾发现正本实物存世。因此,世人对正本的下落出现了诸多猜测。归纳起来,主要包括陪葬嘉靖帝永陵、明万历年间焚毁、明末毁于北京、明末清初毁于南京、藏于皇史宬夹墙内、毁于清宫大火等几种观点。
正所谓“国运昌则文运盛”,值得庆幸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几代国图人孜孜不倦地求索,使得“明珠还于合浦”——国家图书馆已经成为《永乐大典》在海内外的最大藏家,并给予大典前所未有的重视和保护,以使这座人类文化史上不朽的丰碑屹立万世,传之永远。
永乐大典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
(明)解缙等辑,明内府抄本
卷821-823“诗”字册,于1948年由傅忠谟捐赠。
永乐大典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
(明)解缙等辑,明内府抄本
卷2272-2274“湖”字册,2007年全国古籍普查专家组赴华东督导时,意外发现此册,2013年由国家博物馆借藏。
永乐大典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
(明)解缙等辑,明内府抄本
卷2972“人”字册,于1964年由赵万里捐献国家,于1965年由文化部文物局拨交北京图书馆。
(明)解缙等辑,明内府抄本
卷3518-3519“门”字册,于1963年由孙洪林捐赠。
永乐大典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
(明)解缙等辑,明内府抄本
卷5343“潮”字册,于1955年德国政府送还中国,同年由文化部文物局拨交北京图书馆。
永乐大典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
(明)解缙等辑,明内府抄本
卷6523“妆”字册,于1912年由前清翰林院拨付京师图书馆。
永乐大典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
(明)解缙等辑,明内府抄本
卷7543“刚”字册,于1954年由苏联中央列宁图书馆送还中国,同年由外交部转归北京图书馆。
永乐大典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
(明)解缙等辑,明内府抄本
卷7602-7603“杭”字册,于1951年由周叔弢捐赠。
永乐大典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
(明)解缙等辑,明内府抄本
卷8091-8093“城”字册,1931年由美国英格利夫妇捐赠,祝贺国立北平图书馆文津街新馆开馆。
永乐大典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
(明)解缙等辑,明内府抄本
卷11620“老”字册,于1951年由商务印书馆捐献国家,同年文化部文物局拨交北京图书馆。
永乐大典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
(明)解缙等辑,明内府抄本
卷13494-13495“智”字册,于1950年由顾子刚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