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瞬间(1835):唐代李弘恭陵骑马俑

(2017-06-12 18:13:51)
标签:

李弘恭陵

唐高宗李治

武则天

太子

被追封为皇帝的太子

分类: 北京瞬间中国史

在首都博物馆“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看唐代李弘恭陵出土骑马俑。

李弘作为武则天长子,又被封为太子,决定了其位置非常危险。

唐孝敬皇帝李弘652年-675年,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长子,显庆元年(656年)被立为皇太子,系高宗时期所立的第二位太子,薨逝于太子位,是唐朝第一位被追封为皇帝的太子。上元二年(675年),李弘随帝后出行洛阳,猝死于合璧宫绮云殿,年仅二十三岁,死因颇受争议。高宗为此悲痛不已,破例追赠太子李弘为皇帝,谥号孝敬”,以天子礼仪葬于唐恭陵。神龙初年(705年),唐中宗李显为孝敬皇帝上庙号为唐义宗。开元六年(718年),唐玄宗李隆基依照旧礼撤销义宗庙号,复用孝敬皇帝谥号祭祀。

河南经济网资料:

位于偃师市缑氏乡滹沱西南景山之巅的唐恭陵,是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长子李弘的陵墓。上元二年(675年)不幸暴死,诏赠谥为“孝敬皇帝”,时年24岁。葬于缑氏景山,庙号“恭陵”,“制度尽用天子礼”。次年太子妃亡,九年后追谥“哀皇后”陪葬恭陵。“太子冢”坐北朝南,平面呈正方形,这长440米。陵侧有唐高宗亲自撰书的《孝敬皇帝睿德记》石碑一通。陵园东北角50米处,有一方锥形土冢,是哀皇后陵墓,底边长宽各40-50米,残高13米。陵墓周围有12个小土丘系当年的门阙和角楼,遗址原有神墙围护,四面神墙的中部各置神门,以喻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南神门宽30米,门阙外10米有立狮一对、石人三对,飞马、华表各一对,其余三神门外分别为一对座狮。1998年,不法分子炸开哀皇后寝陵墓道,从一个壁龛中盗出文物64件。后经公安干警的日夜奋战,被盗文物如数追回。

北京瞬间(1835):唐代李弘恭陵骑马俑
北京瞬间(1835):唐代李弘恭陵骑马俑
北京瞬间(1835):唐代李弘恭陵骑马俑
北京瞬间(1835):唐代李弘恭陵骑马俑

骑马俑

唐(618-907年)

河南省偃师市唐代恭陵出土

偃师商城博物馆藏

北京瞬间(1835):唐代李弘恭陵骑马俑

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

国务院网站引《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581-907年》:

从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到公元907年唐朝灭亡,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在民族大融合和南北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隋朝实现了统一。全国统一后,社会秩序安定下来,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发展,封建经济开始呈现了繁荣局面。官制的改革和科举制的创立,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大运河的开凿,对南北经济交流起了很大作用。

当隋末农民起义蓬勃发展时,李渊起兵攻占长安,并在618年称帝,建立唐朝。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前期政治比较清明,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封建经济得到新的发展。唐朝是一个强盛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各民族间的联系加强,同亚洲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也空前频繁。安史之乱是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转折点。安史之乱后,唐朝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唐朝后期,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导致了农民战争爆发,唐朝迅速瓦解。隋唐时期,中国南北统一,疆域广阔,经济发达,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在此基础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