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1836):唐玄宗李隆基泰陵东门文物

标签:
首都博物馆唐玄宗李隆基泰陵东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
分类: 北京瞬间中国史 |
在首都博物馆,看“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看唐玄宗李隆基泰陵东门出土文物。
2009年8月9日新华社报道:近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唐陵考古队的考古勘探与调查工作取得新进展,除在距离唐玄宗泰陵主陵山数公里的山顶上,发现了唐人制作泰陵石刻的采石场外,还首次对东门遗址进行了科学考古发掘,对研究唐陵礼制具有重要意义。唐玄宗泰陵位于陕西省蒲城县东北十五公里处五龙山余脉金粟山,属于关中“唐十八陵”最东端的陵寝。
展览注释文字介绍,从鸱吻体量,唐代建筑的宏伟气势可见一斑。鸱吻造型风格,体现了唐代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鸱吻
唐(618-907年)
陕西浦城县唐泰陵东门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
国务院网站引《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581-907年)》:
从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到公元907年唐朝灭亡,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在民族大融合和南北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隋朝实现了统一。全国统一后,社会秩序安定下来,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发展,封建经济开始呈现了繁荣局面。官制的改革和科举制的创立,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大运河的开凿,对南北经济交流起了很大作用。
当隋末农民起义蓬勃发展时,李渊起兵攻占长安,并在618年称帝,建立唐朝。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前期政治比较清明,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封建经济得到新的发展。唐朝是一个强盛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各民族间的联系加强,同亚洲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也空前频繁。安史之乱是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转折点。安史之乱后,唐朝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唐朝后期,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导致了农民战争爆发,唐朝迅速瓦解。隋唐时期,中国南北统一,疆域广阔,经济发达,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在此基础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