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2132):清于敏中“尊德尚齿”

标签:
于敏中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尊德尚齿乾隆状元 |
分类: 北京瞬间元明清书画 |
在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看于敏中书“尊德尚齿”。
于敏中(1714-1780年),字叔子,重常,江苏金坛人。乾隆二年状元,时年23岁。
于敏中为乾隆朝重臣,身后被追究,撤出贤良祠。
于敏中书“尊德尚齿”
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
于敏中,字叔子,江苏金坛人。乾隆三年一甲一名进士,授翰林院修撰。以文翰受高宗知,直懋勤殿,敕书华严、楞严两经。累迁侍讲,典山西乡试,督山东、浙江学政。十五年,直上书房。累迁内阁学士。十八年,复督山东学政。擢兵部侍郎。二十一年,丁本生父忧,归宗持服。逾年,起署刑部侍郎。二十三年,嗣父枋殁,回籍治丧。未几,丁本生母忧,未以上闻。御史朱嵇疏劾敏中“两次亲丧,蒙混为一,恝然赴官”。并言:“部臣与疆臣异,不宜夺情任事。”诏原之。二十五年,命为军机大臣。敏中敏捷过人,承旨得上意。三十年,擢户部尚书。子齐贤,乡试未中试。诏以敏中久直内廷,仅一子年已及壮,加恩依尚书品级予荫生。又以敏中正室前卒,特封其妾张为淑人。三十八年,晋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如故。时下诏征遗书,安徽学政朱筠请开局搜辑永乐大典中古书。大学士刘统勋谓非政要,欲寝其议。敏中善筠奏,与统勋力争,于是命敏中为正总裁,主其事。敏中为军机大臣久,颇接外吏,通声气。三十九年,内监高云从漏泄朱批道府记载,下廷臣鞫治。云从言敏中尝向询问记载,及云从买地涉讼,尝乞敏中嘱托府尹蒋赐棨。上面诘,敏中引罪,诏切责之曰:“内廷诸臣与内监交涉,一言及私,即当据实奏闻。朕方嘉其持正,重治若辈之罪,岂肯转咎奏参者?于敏中侍朕左右有年,岂尚不知朕而为此隐忍耶?于敏中日蒙召对,朕何所不言?何至转向内监探询消息?自川省用兵以来,敏中承旨有劳。大功告竣,朕欲如张廷玉例,领以世职。今事垂成,敏中乃有此事,是其福泽有限,不能受朕深恩,宁不痛自愧悔?免其治罪,严加议处。”部议革职,诏从宽留任。四十一年,金川平,诏嘉其劳勚,过失可原,仍列功臣,给一等轻车都尉,世袭罔替。四十四年,病喘,遣医视,赐人参。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于敏中病喘卧床,乾隆帝随遣御医视治。病重期间,谕内务大臣和珅伴帝驾亲临探视,赠送人参二支,赐其七律一首。同年十二月初八(1780年1月14日),于敏中因病逝世(《清史稿》怀疑于敏中是饮鸩自尽),享年66岁,乾隆帝下诏优赐恤,入祀贤良祠,谥文襄,归葬金坛涑渎周庄村。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六月,于敏中的孙子于德裕到官府控告其堂叔于时和侵吞其祖父在京资产,于本年三月转移回金坛。乾隆帝十分重视,命大学士阿桂、应廉查办。由于于时和已先行回原籍,传谕江苏巡抚吴坛立即亲赴金坛,查明于时和所占于敏中原籍家产。查办的结果令人震惊,素有廉直之名的于敏中,其京中及原籍家产竟值银二百万两。乾隆帝十分恼怒,认为于敏中巨额遗产“非得之以正者”。但仍然欲保全他的名节,谕示办案大臣不必去追究于敏中生前之罪。此案经吴坛审明,于时和吞占家产属实,将于时和发往伊犁充当苦差,其带往原籍的于敏中遗赀,酌情给于德裕三万余两,其余全部充公留给金坛地方作开河费用。紧接着,苏松粮道章攀桂私下为于敏中营造花园的事情被发觉。乾隆帝认为,于敏中受地方官员的逢迎,是情理中事,既然他已经去世,就不必追究了,仅仅将章攀桂革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