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1792):清王杰“德耀青藜”

分类: 北京瞬间元明清书画 |
在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看王杰书“德耀青藜”。
王杰(1725-1805年),字伟人,号惺园,陕西韩城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状元。曾任礼部侍郎,左都御史,东阁大学士,太子太保等。受匾人为岁贡生刘登元。“德耀青藜”表示博学人中的品行优秀者。
王杰书“德耀青藜”
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
渭南市政府网站资料:
王杰(1725--1805年),字伟人,号惺园,别号畏堂,清韩城县城郊庙后村人,出身贫寒农家。乾隆九年(1744),在县考、府考中均名列第一。历佐两江总督尹继善、江苏巡抚陈宏谋,皆得到器重。
乾隆二十五年(1760),王杰在乡试中夺得解元。次年,中第十名进士。殿试进呈,卷列第三,前两人都是南方人。乾隆亲阅考卷,又询知人品,对王杰特别赏识。殿试时,乾隆出一上联:“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谁为摘星手?”要求三名考生应对下联。王杰从容不迫地答道:“春芍药,夏牡丹,秋菊冬梅,我乃探花郎。”乾隆十分高兴,将王杰拔置第一,即授为翰林院编修。陕人白清初以来一百多年无大魁,时值西陲戡定,适得奇才,乾隆亲自作诗以纪其事:“西人魁榜西平后,可识天心偃武时。”当时有个山东举人不服,当面出联:“孔子圣,孟子贤,自古文章出东鲁”,要王杰配对。王杰脱口而出对道:“文王昭,武王穆,而今道统在西秦”,那人一听,甘拜下风。
三十九年至四十七年(1774-1782),王杰历任工、刑、礼、吏部右侍郎、左都御史等职。四十九年(1784)授兵部尚书。五十一年(1786)任上书房总师傅、军机大臣。五十二年(1787)正月授东阁大学士,兼管礼部事务。五十三年和五十四年,清政府分别平定台湾和廓尔喀,王杰因策划有功,两次绘像紫光阁。
王杰任上书房总师傅时,太子颞琰(后来的嘉庆皇帝)时常背不过书,他严加教,还罚跪罚站。一天,乾隆察看书房,适逢太子被罚跪。他立即叫儿子站起,还非常生气地对王杰说:“教也是天子,不教也是天子,你这样处罚,是臣对君应有的态度吗?”王杰大声说:“受教的成尧舜,不受教的成桀纣,师傅的作用就是这样啊!”皇帝一听,大为震惊,马上叫太子继续跪下,并且对王杰安慰勉励了一番。与王杰同朝的和坤是乾隆的宠臣,以御前侍卫晋军机大臣兼步军统领,官领侍卫内大臣兼理藩院尚书事,又任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并管理户部,权势煊赫,贪污大量钱财,且事多擅自决断,同僚多隐忍不言,有的巴结奉迎。每天上朝,文武大员都要夹道迎送,形成“人墙”。而王杰向来不迎送,且遇不可之事,据理力争,议政结束,常默然独坐。一次,和坤拉住王杰的手戏言道:“状元宰相,果然好手!”王杰回答:“杰手虽好,但不会聚敛耳。”和坤无趣,快怏而退。皇帝深知王杰耿直廉洁,使和坤虽心怀嫉恨而不能加害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