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1555):武学胡同明京卫武学

标签:
京卫武学武学胡同明英宗镶白旗历史 |
分类: 北京瞬间北京史 |
明英宗正统八年(1443年)设京卫武学,地点在东城区武学胡同16号院。
数字东城网站资料:
武学胡同,智化寺西侧,呈南北走向,中间曲折。北起禄米仓东巷,南止禄米仓胡同,西有支巷通东八宝胡同。全长280米,宽4米,沥青路面。武学胡同,清朝属镶白旗,称武学胡同,因明朝此地设有武学而得名。民国后沿称。据《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载:明英宗正统八年(1443年)设京卫武学。据当地老住户讲,遗址在今16号院。现胡同内均为居民住宅。
现状为大杂院。
也有资料介绍,京卫武学开办于明正统六年(1441年)。如光明网引2008年6月22日文摘报《北京明清科举考试的服务圈》摘录:
从贡院往北,经过禄米仓胡同,就到了武学胡同。该胡同也是因明朝武学设在此地而得名。古代科举考试,不光只有“文学”的考试,还有“武学”的考试,但是大家往往关注“文学”考试,而忽视了“武学”的存在。因为“文学”的科考是贫穷人家子弟进身的阶梯,而武学基本上是富家子弟玩闹的游戏。为了有备无患,明正统六年(1441年),英宗下旨开办京卫武学,宣都督以下子弟中才器颇优、家道相称以及幼官一百四十余人入学。英宗本想培养一批栋梁之才,没想到开办以来,由于学生大多来自富贵之家,大多不肯努力学习,到景泰三年(1452年),到学的学生只剩十余人。无奈之下,武学停办。天顺八年(1464年),武学得以恢复。于是,把地处现在武学胡同的一所旧宅作为武学校舍。
有资料介绍,天顺八年(1464年),给事中金绅以设武学培养将才为由,请求恢复武学。于是把东城一所旧宅作为武学(即今武学胡同内16号院),令五府各卫自指挥以上应袭子弟入学,规定每月朔日由总兵或是兵部尚书对学生进行考察。
武学胡同16号
武学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