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瞬间(1579):南长街林海音故居

(2017-03-24 08:29:06)
标签:

林海音

南长街

城南旧事

夏承楹

文津街

分类: 北京瞬间故居纪念馆

林海音故居位于西城区南长街28号。林海音记忆中朱红的墙还在,房子可能已经变了模样。

大约1945-1948年,林海音一家住在这里。林海音回忆:“家住在南长街的几年,出门时无论是要到东、西、南、北城去,都会看见这样朱红的墙。”

这以前林海音故居还可参见《北京瞬间(948):南柳巷林海音故居(晋江会馆)》。

北京瞬间(1579):南长街林海音故居
北京瞬间(1579):南长街林海音故居
北京瞬间(1579):南长街林海音故居

南长街28号和甲28号

北京瞬间(1579):南长街林海音故居

有点老房子感觉的南长街26号

北京瞬间(1579):南长街林海音故居
北京瞬间(1579):南长街林海音故居

北京瞬间(1579):南长街林海音故居

南长街

新华网引 2010年7月7日北京青年报《寻找“城南旧事”中林海音的足迹》摘录:

林海音在夏家大家庭生活了6年多。抗战结束后,林海音夫妇便搬到南长街28号开始了独立生活。南长街的地理位置非常好,东面是中山公园,北面是北海,向西去是中南海。林海音和夏承楹的新家是一所小三合院,南边是夏承楹的书房,北边是卧房,西边是厨房。林海音在房间里布置了缎面沙发、硬木矮几、仿古花纹的窗帘,脚下铺着地毯,他们的新家舒适宜人。新家的院子里有棵大槐树,到了夏天正是个天然的天棚,覆盖全院,就在这小院中,林海音在树影婆娑的碧纱窗前伏案疾书。周末,林海音夫妇常带孩子去中山公园玩耍。抗战胜利后,各家报纸纷纷复刊。夏承楹又回到报社工作,主编《华北日报》和《北平日报》副刊,并在《北平日报》上用“何凡”作笔名撰写《玻璃垫上》专栏。林海音也常常在报上写稿,她又回到《世界日报》上班,担任编辑,不再跑新闻了。1948年,林海音台湾的亲戚都希望她们全家回到家乡,于是林海音和夏承楹决定,带着林海音的妈妈、弟弟妹妹,和自己的3个孩子回到台湾。林海音在南苑登上了飞往上海的飞机,准备从上海到台湾。离别的飞机在北平城绕了一个圈子,林海音最后瞥了一眼这座古城,她看到协和医院的绿琉璃瓦屋顶,她感觉“心颤抖着,是一种离开多年抚育的乳娘的滋味”。我忆起一位诗人曾经说过,“人生有两件东西不会忘记,那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孔”。北平的面孔此时已经深深刻入林海音的记忆里。

林海音有《文津街》(2015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回忆住在南长街时一些往事。

文津街

林海音

常自夸说,在北平,我闭着眼都能走回家,其实,手边没有一张北平市区图,有些原来熟悉的街道和胡同,竟也连不起来了。只是走过那些街道所引起的情绪,却是不容易忘记的。就说,冬日雪后初晴,路过架在北海和中海的金鳌玉靓桥吧,看雪盖满在桥两边的冰面上,一片白,闪着太阳的微微的金光,漪澜堂到五龙亭的冰面上,正有人穿着冰鞋滑过去,飘逸优美的姿态,年轻同伴的朝气和快乐,觉得虽在冬日,也因这幅雪漫冰面的风景,不由得引发起我活跃的心情,赶快回家去,取了冰鞋也来滑一会儿!

在北平的市街里,很喜欢傍着旧紫禁城一带的地方,蔚蓝晴朗的天空下,看朱红的墙;因为唯有在这一带才看得见。家住在南长街的几年,出门时无论是要到东、西、南、北城去,都会看见这样朱红的墙。要到东北的方向去,洋车就会经过北长街转向东去,到了文津街了,故宫的后门,对着景山的前门,是一条皇宫的街,总是静静的,没有车马喧哗,引发起的是思古之幽情。

景山俗称煤山,是在神武门外旧宫城的背面,很少人到这里来逛,人们都涌到附近的北海去了。就像在中山公园隔壁的太庙一样,黄昏时,人们都挤进中山公园乘凉,太庙冷清清的;只有几个不嫌寂寞的人,才到太庙的参天古松下品茗,或者静默地观看那几只灰鹤(人们都挤在中山公园里看孔雀开屏了)。

景山也实在没有什么可“逛”的,山有五峰,峰各有亭,站在中峰上,可以看故宫平面图,倒是有趣的,古建筑很整齐庄严,四个角楼,静静地站在暮霭中,皇帝没有了,他的卧室,他的书房,他的一切,凭块儿八毛的门票就可以一览无遗了。

做小学生的时候,高年级的旅行,可以远到西山八大处,低年级的就在城里转,景山是目标之一,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年年一次排队到景山去,站在刚上山坡的那棵不算高大的树下,听老师讲解:一个明朝末代的皇帝——思宗,他殉国死在这棵树上。怎么死的?上吊。啊!一个皇帝上吊了!小学生把这件事紧紧地记在心中。后来每逢过文津街,便兴起那思古的幽情,恐怕和幼小心灵中所刻印下来的那几次历史凭吊,很有关系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