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1574):北长街吴晗故居

标签:
吴晗北长街吴晓燕海瑞罢官历史 |
分类: 北京瞬间故居纪念馆 |
吴晗故居位于西城区北长街。
1951年左右,吴晗因任副市长,从清华大学迁到头发胡同(参见《北京瞬间(526):清华吴晗故居》、《北京瞬间(974):头发胡同吴晗故居》),不久以后迁到北长街。1967年初,吴晗全家被迫搬出北长街的家。
具体门牌号有北长街38、52、90号等几种说法。 奇怪的是,即便有新老门牌号之说,为什么有3种或以上的说法?
感觉北长街38号的概率大一些,38号门前挂两个牌子:38号、40号。和吴晗故居院子分两个院子、吴晗住西院记载比较吻合。
其一、北长街38号说
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北京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名人故居博览:北京卷》(中国文史出版社)记载吴晗故居位于西城区北长街38号。
其二、北长街52号说
网上有《我家住在北长街》博文,介绍:
除国务院参议陈秀禾家外,我还去过吴晗家,时任北京市负责文教工作的副市长。吴晗女儿吴晓燕和我院栾小霞是小学同学,关系尚好。吴晓燕邀请我们上她家做客。他们家住在北长街52号,这个院子又分成2个独立院落,吴晗市长住西院。后来教育部长周荣鑫也住在这里。那天恰巧吴晗市长在家查阅资料。他客气地和我们聊了一会儿,还让保姆端来茶水。文革初期吴晗市长受到政治迫害致死。吴晓燕也在若干年后自杀身亡。
其三、北长街90号说
人民网引2012年7月6日青年参考《外甥女(吴翠)忆吴晗:“一定要跟姚文元们斗到底”》摘录:1957年“反右”运动中,我的父亲宋汝纪,被内定为极右分子,发配到青海改造。母亲随行去照顾父亲,带走我的两个妹妹,把我一个人留在北京,委托住在北京北长街90号的舅舅照顾。母亲执意要求我,除了在师大女附中(现“北京实验中学”)住校学习以外,每个周末和寒暑假,必须在舅舅家度过。我遵从母命,在舅舅、舅妈的教养下,度过了幸福的青少年时期。直到我升高中前夕,舅舅家才领养了两个孩子。第一个是女孩,第二个是男孩。女孩取名吴小彦,我们姐妹相称。每次看到小彦妹妹骑到舅舅背上满地爬着玩,我便想到自己小时候,舅舅同样驮着我爬,我们欢笑的样子;舅舅还经常用胡子扎我的脸,用手指抓我的痒痒,乐得我前俯后仰。我真是太爱我的舅舅了。
北长街38号
北长街52号
北长街90号
北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