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1423):大翔凤胡同清曹雪芹故居(传)

标签:
大翔凤胡同曹雪芹故居广渠门悼红院恭王府 |
分类: 北京瞬间故居纪念馆 |
第一次听西城区大翔凤胡同6号可能是曹雪芹故居以为听错了。后来看一些资料,可能一点点道理,但缺乏有效证据。
在感慨有人这样勉强“考证”的同时,更为被拆除前已知为有确凿记载的广渠门曹雪芹故居被拆除而惋惜。想起2005年有报道说广渠门曹雪芹故居将复建,2010年又有报道说年内将复建。等等。好像还是没有复建。不过没有关系,当时有“效果”就行,谁还记得当年谁说过要复建?
2010年11月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什刹海:北京城发祥地》(张宝贵)摘录:
值得一提的是,什刹海还和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曹雪芹有关。有红学家认为,恭王府花园就是大观园。恭王府的前身是和珅的府邸,而和珅府之前这里原是曹家的宅院,只是当时的房屋院落较小。这种说法是否准确,尚待红学家们考证。恭王府的北边有大翔凤胡同。胡同内6号是一名叫“水井坊”的院落,院内现有一口水井,传为曹家用过,这里也是曹家的房屋。不管这两处是否为曹家房屋,但多种资料中都有曹家在内城(西城)有房屋两处和南城鲜鱼口有房一处的记述。
中国经济网引 2010年9月6日北京晚报《曹雪芹长眠在哪里,或在通州张家湾的曹家坟》(张宝贵)摘录:
曹家是在1644年随多尔衮的正白旗部进京的,然后定居于北京。曹家住在何处?有的红学家说是住在北京的贡院附近(现建国门内大街路北社会科学院大楼以北一带)。还有的说在西城的什刹海附近也有曹家的两处房子,再具体一点,就是现在的恭王府处,在曹家住时为一小宅。另一处在恭王府北的大翔凤胡同北口路东6号,还说这里就是曹公笔下的“悼红院”。
和讯网引2014年12月6日北京晚报《丁玲五次进京记》摘录:
大翔凤胡同在恭王府花园的北墙外,胡同原名大墙缝,即指王府北部的一道墙缝。后按谐音改称大翔凤胡同。在胡同折向后海北沿的短短一段中,有两个院落引人注目。一个是胡同东侧的6号院,被文物部门作为曹雪芹的故居保护。但曹雪芹是否曾在此居住过,一直颇有争议。另一个是胡同西侧的3号院,就是丁玲1955年从马烽手中买下的院落。这是一个不大的院落,门朝东,南北两侧各有四间平房。西侧是座二层小楼,上下各有四间房。20世纪50年代初,丁玲虽然表面上风光无限,家庭也宁静、温馨,但好景不长。1955年夏,中国作协揭露所谓的“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1957年在整风运动中被开除党籍。1958年,在北京居住不到十年,丁玲再度离开,“发配”北大荒劳动改造。
大翔凤胡同6号
离大翔凤胡同6号不远处的3号丁玲故居
大翔凤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