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1255):西黄城根南街清礼王府

标签:
礼王府西黄城根南街颁赏胡同代善康王府 |
分类: 北京瞬间故居纪念馆 |
礼王府位于西城区西黄城根南街7号、9号。
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
到现场看,礼王府是很大的灰墙院子,东侧为西黄城根南街,北侧为颁赏胡同。
礼王府西侧为定亲王府。
西城区文化委网站资料:
礼王府位于西黄城根南街7号、9号。礼亲王名代善,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此处府邸并非最初的礼亲王代善之府,而是代善之孙杰书袭封后择址新建的王府。杰书时称康亲王,故府亦称康王府。乾隆四十三年(1778)恢复礼王的封号,改称礼王府。嘉庆十二年(1807)府毁于火,由当时的礼亲王昭槤集资于原址重建,即现存之邸。王府规模宏大,占地广阔,重门叠户,院落深邃。抗战期间,王府曾为华北学院的宿舍,解放后改为民政部办公场所,现为国务院事务管理局使用。
礼王府,黄城根南街7号
礼王府,黄城根南街9号
礼王府,颁赏胡同
2011年1月9日中国民族宗教网《北京诸王府之首---礼王府》资料:
礼亲王府位于西城区西安门黄城根南街路西,南起大酱房胡同,北至颁赏胡同,占地约30公顷。在清代所建的诸多王府中,最大的就要数礼亲王府和豫亲王府。老北京就有“礼王的房,豫王的墙”之谚。可见礼王府的房之多。
礼亲王始王为代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二子。代善自幼即随父征战,在攻克抚顺、辽阳、沈阳等重大战役中建立了卓越的功勋,曾被赐号“古英巴图鲁”万历四十三年(1615)正式创建八旗,努尔哈赤自领两黄旗,代善领两红旗,代善是除努尔哈赤外唯一统领两旗的人。努尔哈赤曾一度以代善为自己的接班人,后因代善之子硕托密议投明之事受连累,失去了继承汗位的资格。代善虽然失势,但仍有很强的实力,在其弟皇太极、其侄福临即位及安定政局等关键问题上,均发挥了无与伦比的重大左右,清顺治帝入关后不久,代善在京病死,终年六十六岁。顺治皇帝赐银万量,建碑纪功,康熙皇帝追谥曰“烈”。
礼王家族在大清可谓极其显赫,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中就有三支来自礼王家族,分别是礼亲王代善、克勤郡王岳托(代善长子)顺承郡王克勤郡王勒克德浑(代善之孙)祖孙三代均是世袭罔替,另外还有2人被封为郡王、1人封为贝子、1人封为辅国公!这一切对其它宗室来说是渴望而不可求的。
在后来世袭的礼王中有几个礼王很有名气,如第四代良礼亲王杰书就是清朝名将,曾任奉命大将军,在征讨耿精忠和防范噶尔丹的战役中都屡建战功!第九世礼王昭梿爱好文史,留心掌故,著有《啸亭杂录》、《啸亭续录》。两部著作记录了许多清朝的政治、军事、文化、典章制度等文献资料,流传至今,对后人研究清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清末礼王世铎先后担任内大臣、军机大臣、、军机处领班等职务,处理军国大事,被赠与亲王双俸。世铎之子末代礼亲王诚厚,爱养长虫、刺猬等,人们称其为“疯王爷”。礼王共传十三代,从崇德元年(1636)至清朝逊位后三年(1914)共278年。堪称“清代第一王”。
礼王府的所在地在明代是崇祯皇帝外戚周奎宅,后为代善所有。现大殿门下部雕有云龙,工艺为明代手法。规模雄伟,占地宽广,重门叠户,院落深邃是礼王府的一大特点。王府分三路,中路有正门、二道门、银安殿、穿堂门、神殿、后罩楼等!王府的西部是花园,亭台楼阁错落有制,设计的十分巧妙。东部是王爷和其家人休息的房间。嘉庆十二年(1807)礼王府失火,后经嘉庆皇帝赐银万两由当时的礼王昭梿主持大体按照原式重修。1927年,礼王的后人将王府前半部祖给华北学院。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华北大学为国家接管华北地区的机关、企业单位培训了大批干部。华北大学在完成了历史使命后改为内务部(后改民政部)办公用地。现在中路建筑大多保存,犹具旧日规模,其余多经改建,名目已非。但仍属于保存较好的王府,1984年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