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1299):清郑燮竹石图

标签:
郑燮郑板桥竹石图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扬州八怪 |
分类: 北京瞬间元明清书画 |
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看清郑燮《竹石图》。
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 又号理庵,清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郑板桥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最擅画兰、竹。他主张不泥古法,师法自然,极工而后能写意,他提出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绘画三阶段说,把深思熟虑的构思与熟练的笔墨技巧结合起来;板桥画竹以草书之中坚长撇法运之,收到了“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的艺术效果;板桥所画之竹气韵生动,形神兼备,“意在笔先,趣在法外”;郑板桥画兰,多为山野之兰,以重墨草书之笔,尽写兰之烂漫天性;板桥画石,骨法用笔,先勾出石的外貌轮廓,有时配以兰竹,极为协调统一。郑板桥的画给当时清代书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其书法别具一格,他将自己的书体分为“六分半书”,人们则称之为“板桥体”。郑板桥的代表诗作如《悍吏》、《私刑恶》、《逃荒行》、《还家行》、《思归》等,都是积极关注社会的忧国忧民之作,其现存文学作品有诗1000余首、词近百首、曲10余首、对联100余副、书信100余封,还有序跋、判词、碑记、横额数百件,辑有《板桥全集》、《板桥题画》。
清,郑燮,竹石图
立轴,纸本水墨
120厘米×69.3厘米
清,郑燮,竹石图
立轴,纸本水墨
120厘米×69.3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