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1271):长巷二条明福建汀州会馆北馆
标签:
福建汀州会馆北馆长巷二条汀州会馆裴应章福建风格 |
分类: 北京瞬间故居纪念馆 |
福建汀州会馆北馆位于东城区(原崇文区)长巷二条48号。
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北京市文物局网站的介绍文字很简略:主院正房,结构新颖。是北京少见的具有南方特点的古建筑。
曾经读过关于长巷二条很美的文字介绍,到现场后大出意外。48号门脸很普通,在胡同夹道中,出门左手就是公共厕所。其它地段不是被拆除,就是等待被拆除状。
长巷二条48号
首都文明网资料:
福建汀州会馆坐落在前门外长巷一条、二条。汀州会馆有北馆南馆之分。
汀州会馆北馆在长巷二条路北。北馆建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也有的说建于明弘治年间。北馆有大小六个院落,房舍50余间。中院是主院,正厅为五间面宽,是供奉天后娘娘的祠堂。正厅全部选用江南出产的杉木材料建成。房顶用台瓦覆盖,起坡平缓,前出廊后有厦。装饰极讲究,房椽头都雕出象鼻状,粱头雕着神牛、天马等动物纹图,门窗都是由雕花格子组成。雕工精细,动物形象逼真,花卉玲珑剔透,十分精致。除正厅建筑风格奇特,显露江南风格外,其他院落的房屋也都旌工精细,与正院浑为一体。现在虽然失去当年金碧辉煌的光彩,但依稀可见当年风光的痕迹。
汀州会馆南馆在长巷头条路北,其后门隔街与北馆相对。南馆较晚,约建于清乾隆年间。在汀州会馆的南馆,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传说,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从湖南来到北京,最初就住在汀州会馆,住的是大门右首的第二间房,那时他还没被介绍到北大做图书管理员。据说这是老住户刘家三兄弟的孙辈对人讲的。现在这间房已被翻盖成新房,外墙上粉刷上了一层白石灰。
中国新闻网《汀州会馆
福建汀州会馆,位于崇文区前门外长巷二条,始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它本为明代施以仁宅院,万历十五年(1587年)由尚书裴应章购置作为福建汀州会馆。清宣统三年(1911年),会馆宅院被某乡人以八百两银子私自典当给靳姓一家,民国十一年(1922年)由在京同乡赎回,并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加以修缮。福建汀州会馆分为北馆和南馆。据《北京地方志·建筑志》记载,南馆建于乾隆年间,但并没有旧志记载南馆的购置时间,只能确认是晚于北馆之后建造购置的,规模较小。据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李景铭先生在《闽中会馆志》中推测,可能出于北馆房屋不够住的缘故,又添购南馆,因而南馆只能算北馆的附属。福建汀州北馆是北京市惟一现存的“福建风格的民间古建筑庭院”,其建筑考究,具有南方建筑特色。1984年,北馆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03年3月启动北馆修缮工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