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瞬间(1290):石头胡同张二奎故居

(2016-12-23 18:04:16)
标签:

张二奎故居

张二奎

石头胡同

三鼎甲

老生三杰

分类: 北京瞬间故居纪念馆

张二奎故居位于西城区石头胡同37号

也有少量文章介绍为39号的,似存疑。

37号现为大杂院。出门右手为新增建公共厕所,这是普通人胡同生活最不方便的地方。

张二奎与程长庚、余三胜齐名,称老生三鼎甲

凤凰网引2015年11月9日中国江苏网《北京胡同故事 八大胡同的前世今生》摘录:

石头胡同是一条老街巷,明代时就已存在,皇宫所用石材都存放在这条胡同中,所以名为石头胡同,从未改变过。石头胡同也是著名的妓院集中地,是我国著名人文景观街道之一,石头胡同历史上开设有望江会馆、盂县会馆、严陵会馆、龙岩会馆、大北照相馆、西医诊所、大陆戏园、三合成书茶馆、祥聚公饽饽铺、大昌油盐店、酒馆、大烟馆、白面房、当铺、棺材铺等。对于妓院名字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金福院、连升院、怀春堂等12家,另一种是桂香班、贵连班、蕊芳园等。值得一提的是37号曾是著名京剧老生演员张二奎的住处,61号是余三胜故居,现已成为民居。

和讯读书网《深巷名伶遗踪》(赵润田)摘录:

距离此地不远有一条石头胡同,是铁树斜街南侧最宽的两条胡同之一(另一条是陕西巷),那里还能找到当年与程长庚合称“前三鼎甲”的张二奎和余三胜的故居。这两位也都是程长庚同时代的翘楚,从19世纪中叶所开始的京剧繁荣,是用这些人的天才、德行和勤奋奠基的。张二奎的故居在37号,院前是一个厕所,院门是蛮子门的样式,木框已经显着很老了,门墩磕碰得没了模样。街上的马路比院内的门道还高,里面早已是大杂院了。余三胜的故居在61号,门楼上红漆剥落,院内住户的小房已经搭到大门外了,把门楼挤得更显狭促。

北京瞬间(1290):石头胡同张二奎故居北京瞬间(1290):石头胡同张二奎故居北京瞬间(1290):石头胡同张二奎故居北京瞬间(1290):石头胡同张二奎故居北京瞬间(1290):石头胡同张二奎故居北京瞬间(1290):石头胡同张二奎故居

石头胡同37号

北京瞬间(1290):石头胡同张二奎故居北京瞬间(1290):石头胡同张二奎故居

石头胡同39号

北京瞬间(1290):石头胡同张二奎故居北京瞬间(1290):石头胡同张二奎故居北京瞬间(1290):石头胡同张二奎故居

石头胡同

中国戏曲网资料:

张二奎(1814—1864),原名士元,字子英。着名京剧老生演员,为京剧早期老三杰之一,与程长庚、余三胜齐名,号称京剧三鼎甲,一时声名在程、余之上。惜舞台生命不长,出生:1814年,嘉庆十九年(甲戌);逝世:1864年,同治三年(甲子)。张二奎清道光时任都水司经承,因酷爱京剧,被上司撤职。24岁开始下海,创立了奎派。张二奎唱以京音为主,代表剧目有:《金水桥》、《打金砖》、《回笼鸽》、《取荥阳》、《五雷阵》及《四郎探母》等。张二奎出生地历来说法不一。在清末及民国时期的一些梨园资料上,就已经有一说是北京人,一说是天津人,还有一说是浙江人,但大部分人认为他是直隶衡水人。在他的家乡,流传着他的许多和戏剧有关的故事。这个村子自古有演戏的传统,嗜戏如命,清末就有赵喜顺等人成立的戏班,还涌现了享誉冀鲁两省的民间胡器艺人赵庆章。到了建国初,村里成立了大众剧团,排演了《小女婿》、《柳树井》、《豆汁记》等多部戏剧。这种尚戏之风确实同张二奎有深厚渊源。由于张二奎这颗梨园巨星过早陨落,关于他的史料和传说比与其同时代的余三胜、程长庚少得多,但值得肯定的是,他热爱戏剧事业,因之而失去功名,又因之而取得巨大成就,他代表衡水人为京剧艺术的形成做出了突出贡献。如今,余三胜、程长庚都有传记传世,而唯独与他们同领风骚的张二奎没有,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