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瞬间(1072):西四北八条明武安侯郑亨府的位置

(2016-10-27 20:57:31)
标签:

西四北八条

武安侯胡同

郑亨

谦郡王

武安侯郑亨府

分类: 北京瞬间故居纪念馆

明武安侯府郑亨府和清谦郡王府位于西城区西四北八条。

胡同介绍牌记载:西四北八条是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所封武安侯府郑亨府邸所在,初名武安侯胡同。清代改称五王侯胡同,1911年改为武王侯胡同。1965年起改称西四北八条。37号是长寿庵及光绪年间迁来的宝禅寺,515355号是始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的庆宁寺。

庆宁寺是西城区普查登记文物(2013年)。

北京瞬间(1072):西四北八条明武安侯郑亨府的位置北京瞬间(1072):西四北八条明武安侯郑亨府的位置北京瞬间(1072):西四北八条明武安侯郑亨府的位置北京瞬间(1072):西四北八条明武安侯郑亨府的位置北京瞬间(1072):西四北八条明武安侯郑亨府的位置北京瞬间(1072):西四北八条明武安侯郑亨府的位置

西四北八条

北京瞬间(1072):西四北八条明武安侯郑亨府的位置北京瞬间(1072):西四北八条明武安侯郑亨府的位置北京瞬间(1072):西四北八条明武安侯郑亨府的位置北京瞬间(1072):西四北八条明武安侯郑亨府的位置

西四北八条53号庆宁寺

北京瞬间(1072):西四北八条明武安侯郑亨府的位置北京瞬间(1072):西四北八条明武安侯郑亨府的位置北京瞬间(1072):西四北八条明武安侯郑亨府的位置

西四北八条

看资料介绍,清代谦郡王府的位置在胡同中段路北11号。

谦郡王始王瓦克达为礼亲王代善第四子。早年因参与拥戴多尔衮为帝被揭发,黜出宗室。后因在清军入关中立战功,被封为镇国公、谦郡王。1933年北京燕京造纸厂在王府遗址上创建的,造纸厂的投资人是张学良。

北京瞬间(1072):西四北八条明武安侯郑亨府的位置北京瞬间(1072):西四北八条明武安侯郑亨府的位置

西四北八条11

郑亨(1356-1434),合肥人。郑亨早年袭父职为大兴左卫副千户,后出使漠北,升密云卫指挥佥事。成祖靖难时,郑亨率部投降,屡立战功,累升至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武安侯。永乐年间,郑亨五次参与北伐。后拜征西前将军,镇守大同。宣德九年(1434),郑亨死于任上,追封漳国公,谥号忠毅。郑亨的武安侯爵位共历九代,至明亡而绝。第二代:郑能,宣德十年(1435年)袭爵。 第三代:郑宏,正统十一年(1446年)袭爵。 第四代:郑英,成化十三年(1477年)袭爵。 第五代:郑纲,正德十二年(1517年)袭爵。 第六代:郑昆,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袭爵。 第七代:郑维忠,万历八年(1580年)袭爵。 第八代:郑维孝,郑维忠之弟,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袭爵。 第九代:郑之俊,天启二年(1622年)袭爵,崇祯十七年(1644年)遇害。

200842中国网《阅读西四胡同古典年轮和珅在这里发迹》摘录:

武安侯郑亨,明初将领,在燕王朱棣起兵后,率部归顺朱棣,在攻占南京等多次战役中立有战功。朱棣登上皇位后,论功行赏,封郑亨为武安侯,并派他镇守北京。他在现在的北八条建造了侯府。朱棣迁都北京后,又派他在大同、宣化等镇守边关多年,后病逝于大同任上。朱棣对他信任有加,他逝世后,子孙连续八代承袭爵位,世代居住在武安侯府,直至明亡。清代的谦郡王府,在胡同中段路北11号。谦郡王始王瓦克达为礼亲王代善第四子,勇猛善战,但命运多舛。早年因参与拥戴多尔衮为帝被揭发,黜出宗室。后因在清军入关中立战功,被封为镇国公、谦郡王。1933年北京燕京造纸厂在王府遗址上创建的,这个造纸厂的投资人是张学良将军。1931年春,他原本要在东北办一大型造纸厂,并在沈阳大北门外设立了东北造纸厂筹建处。“九·一八”事变破坏了张学良这一计划,入关后他仍想以实业救国,1933年出资并委托其亲信的汪博夫、杜荣时,代理其出面筹建燕京造纸厂,是当时北平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造纸企业,最初的产量即达日产1.5吨,以后屡有扩建,在北京的工业发展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资料介绍,西四北头条至北八条南起阜成门内大街,北至平安里西大街,西起赵登禹路,东至西四北大街,八条东西向胡同平行整齐排列。在元、明时属鸣玉坊,清代为正红旗地界。原来八条胡同是各有名称的,1965年整顿地名时,按自南至北的顺序改名为西四北头条至北八条。这一地区是第一批确立的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是旧城历史精华地段的核心保护区。西四北头条至北八条,是随着元大都的兴建而诞生的。元大都兴建时全城有统一、严格的规划,西四北头条至北八条正是按严格规划建设起来的,而且一直延续至今,是反映元大都建城规划的难得的历史遗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