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877):校尉胡同怡贤亲王府的位置

标签:
胤祥康熙雍正怡亲王府校尉胡同 |
分类: 北京瞬间故居纪念馆 |
雍正一朝中,胤祥是关键人物之一。雍正即位后,兄弟、功臣(年羹尧、隆科多等)相继被圈禁、杀头,唯独胤祥是例外。
爱新觉罗·胤祥(1686—1730年),清康熙皇帝第十三子(实为二十二子),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胤祥与雍亲王胤禛关系最亲密。胤禛继位,封为和硕怡亲王,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要政务。雍正元年(1723年),命总理户部。因胤祥对雍正朝的治绩助力甚大,遂得世袭罔替的许可,为铁帽子王。清朝有史以来第九位铁帽子王。死后令享太庙,上谥号为“贤”,另赐有匾额:“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冠于谥前。为了纪念他的功劳,下旨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这成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讳的唯一事例。
爱新觉罗·胤祥的怡亲王府位于今校尉胡同附近。据绘于乾隆年间的地图,怡王府西临王府井大街,东至校尉胡同,北到金鱼胡同,南至帅府园胡同。
怡亲王府的位置
在怡亲王府位置的建筑
怡亲王府的位置:西临王府井大街
怡亲王府的位置:东至校尉胡同
怡亲王府的位置:北到金鱼胡同
东帅府园胡同
雍正八年(1730年)胤祥卒后,尊其遗愿舍宅为寺,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建成。允祥死后谥曰贤,并世袭罔替,寺名由雍正皇帝钦赐,并依其谥号取名“贤良寺”。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于贤良寺内设藏经馆,广集经本,校勘编纂《大藏经》。乾隆二十年,贤良寺迁建于冰碴胡同路北。
北京现存一些和胤祥有关的建筑文物。
胤祥在今海淀区温泉镇有祠。海淀区文化委网站介绍:怡贤亲王祠,属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海淀区温泉镇白家疃小学院内,始建于清雍正十年,是清代和硕怡贤亲王允祥的祠堂,又称贤王祠。祠堂坐南朝北,主要建筑有山门、前殿、正殿,山门北侧相对建有坐北朝南大戏台一座。2001年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详见《纳兰容若(14):生活在白家疃的曹雪芹》。
怡贤亲王祠
胤祥卒,雍正皇帝念其有功,为胤祥第七子、第二任怡亲王弘晓在朝阳门内大街建新怡亲王府。1851年孚郡王奕譓成为宅子的主人,该王府改名为孚王府。详见《北京瞬间(580):朝阳门内大街清孚王府》。
除令允祥第七子弘晓袭怡亲王外,又封胤祥第四子弘皎为宁郡王,建府于今北极阁三条。详见《北京瞬间(800):北极阁三条宁郡王府》。
新怡亲王府(孚王府)
宁郡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