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876):小杨家胡同老舍出生地

标签:
小杨家胡同老舍故居老舍出生地小羊圈胡同 |
分类: 北京瞬间故居纪念馆 |
西城区小杨家胡同 8号(原门牌号小羊圈胡同5号)是老舍出生地。在这里,老舍度过了他的童年。
新街口南大街东侧有一个不起眼的胡同口,有手写的胡同名“大杨家胡同”。再往里走,细看房门上的门牌号,才知道到了小杨家胡同。
宣统元年(1909年)《详细帝京舆图》中,原大杨家胡同、小杨家胡同统称“羊圈”。 胡同绕来绕去,走一会就可能失去方向。总的来看,这里胡同的特色已经基本消失了,只剩下胡同走向。
小杨家胡同 8号在胡同拐弯处,很不起眼。
小杨家胡同 8号
小杨家胡同
大杨家胡同
新街口南大街
老舍故居纪念馆网站介绍:
老舍先生“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死在北京,他写了一辈子北京,老舍和北京分不开,没有北京,就没有老舍。”老舍在北京解放前后住过的地方共有十处,其中解放前九处,解放后一处。小羊圈胡同5号(现为小杨家胡同8号)是他的出生地,北京师范学校(今育幼胡同)、第十七小学(今方家胡同小学)、翊教寺公寓、西山卧佛寺、西直门儿童图书馆、缸瓦市基督教堂、教育会(今北长街小学)、烟通胡同 6 号(今9号)是解放前居住过的九处。廼兹府丰盛胡同10号(今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是解放后居住的地方。老舍先生在这里居住直至辞世,住的时间最长,人生成就最辉煌。
1899 年 2 月 3 日,老舍诞生在北京新街口南大街小羊圈胡同 5号(现小杨家胡同8号)院内北房东间。老舍的童年就是在这个院落中度过的。这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老舍的一生有着血肉的联系,成为了老舍作品中最为生动鲜明的一部分。老舍在许多作品中都先后对它进行过描写,像《四世同堂》、《正红旗下》、《小人物自述》等作品中都有对这个小院和这条胡同以及周边环境的描写。“院子东西长,南北窄,地势很低,每逢下了大雨,院中便积满了水。”(《小人物自述》)“每逢伏天夜里下暴雨的时节,我们就都要坐到天明,以免屋顶忽然塌了下来,同归于尽。”(《宝地》)在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到老舍幼年时艰苦的生活环境。老舍把小羊圈胡同比喻成一个葫芦,“葫芦胸”是个圆圈,周围住了六七户人家,5号院就在“胸”的南头。
部分报道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