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瞬间(528):清华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2016-05-05 08:13:12)
标签:

梁思成

林徽因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新林院8号

清华大学

分类: 北京瞬间故居纪念馆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位于清华大学新林院8号、胜因院12号。 胜因院12号似已不存。

第一次去新林院,找了多次才发现8号。新中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方案和这里有很密切关系。最近一次去新林院,正好遇见院门打开,拍了两张照片,也拍了旁边新林院8号乙小店的图片。新林院的房子不少都加了厚厚的围墙,可能是为了再搭建一点房屋。旁边的新林院9号有一面是栅栏,可以看见当时外立面大致的格局。

到胜因院来回走一遍,没有看见12号。看胜因院方位图,12号在17号东北,现场17号东北已是楼房,不是是否已经拆了?

北京瞬间(528):清华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北京瞬间(528):清华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北京瞬间(528):清华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北京瞬间(528):清华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北京瞬间(528):清华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北京瞬间(528):清华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北京瞬间(528):清华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北京瞬间(528):清华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清华大学新林院8

1946-1954年居住

北京瞬间(528):清华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北京瞬间(528):清华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北京瞬间(528):清华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北京瞬间(528):清华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清华大学新林院8号乙,咖啡馆

1946-1954年居住

新华网2012年发了一组图片报道有少见的房屋内部,附其中两张:

北京瞬间(528):清华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北京瞬间(528):清华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新华网2012年图片报道

北京瞬间(528):清华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北京瞬间(528):清华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北京瞬间(528):清华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北京瞬间(528):清华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新林院9号(新林院8号南)

目前新林院中极少有的能在院外看出外立面大致格局的院子

北京瞬间(528):清华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清华大学胜因院

北京瞬间(528):清华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北京瞬间(528):清华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北京瞬间(528):清华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清华大学胜因院17号(12号应在17号东北)

1954年起到清华大学胜因院12号居住

清华大学网站资料摘录:

新林院8号,梁思成与林徽因从1946年到1954年的居所。每天下午四点半开始,金岳霖、陈岱孙、张奚若夫妇、周培源夫妇和建筑系师生相继到来,哲学、美学、艺术、社会、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马恩著作等广泛的话题都在讨论之列。1948年末,清华园首先迎来解放,他们为登门请教的解放军代表在地图上标出北平重要的古建筑。解放后,梁思成、林徽因积极投入新中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1954年,梁家从新林院8号迁居胜因院12号。

国徽的诞生与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网站):

1949615日至19日,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会议上,筹备会常委会授权筹备会第六小组负责草拟国旗、国徽、国歌等方案。从713日开始,《人民日报》等报纸刊登启示,向海内外公开应征集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清华营建系(现建筑学院)师生积极参与了国旗国徽的设计工作。85日,梁思成与徐悲鸿、艾青被邀请为国旗国徽初选委员会顾问。截止到824日,政协筹备会共收到海内外应征国徽设计作品112件、图案900余幅。由于对国徽特征及其内涵理解上的差异,所有应征作品均未达到要求而落选。可是开国大典在即,为慎重起见,国徽评委会建议在新政协会议上暂不决定国徽图案,另请专家继续设计。会后,全国政协邀请清华大学和国立北平艺专(19504月后为中央美术学院)分别组织国徽设计小组,进行设计评比。周恩来总理直接领导了这一工作。在初次应征的国徽图案中,清华林徽因与莫宗江合作设计的国徽图案,因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受到评委的赞赏,被要求改进后参加复选。在邓以蛰、王逊、高庄和梁思成等教授的共同研究下,清华于1023日将以(即大孔璧)形状为主体,以国名、五星、齿轮、嘉禾为主要题材的国徽图案送交全国政协审定。与此同时,中央美院张仃、张光宇、周令钊、钟灵等教授也提交了他们的以齿轮、嘉禾、五角红星及天安门为主要内容的国徽设计方案。1950610日,全国政协第五次常委会对以上方案进行讨论,认为还不够理想,但对美院将天安门作为国徽主要内容表示肯定。周总理还提议将象征着广大农民的稻麦穗画进国徽。清华和美院的专家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国徽设计竞赛。

1950612,清华组成了以梁思成、林徽因为首,莫宗江、李宗津、汪国瑜、胡允敬、张昌龄、朱畅中、罗哲文等为主要成员的国徽设计小组。620日晚,全国政协国徽审查小组最后一次评选国徽图案的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周总理亲临会场。参加评选的清华设计和中央美院设计的国徽方案,被并排悬挂在会议室的墙上供委员们评审。国徽审查小组最终选定了清华设计的气魄大,有中国特色的国徽方案,随后清华国徽设计小组又根据周总理提出稻麦穗要向上挺拔的指示连日修改定稿。623日,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同意国徽审查组的报告和所拟定的国徽图案。

国徽方案通过之后,清华营建系副教授高庄承担了国徽立体浮雕模型的设计制作任务。经过一个半月的辛勤劳动,终于完成了国徽模型的设计塑造工作。1950920日,毛泽东主席签署中央人民政府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说明: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北京瞬间(528):清华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北京瞬间(528):清华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北京瞬间(528):清华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北京瞬间(528):清华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北京瞬间(528):清华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北京瞬间(528):清华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新中国之初,国家博物馆

附录部分有关报道截图:

北京瞬间(528):清华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北京瞬间(528):清华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北京瞬间(528):清华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新林院8号有关报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