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307):明神宗朱翊钧定陵

标签:
明神宗朱翊钧定陵十三陵历史文化 |
分类: 北京瞬间北京史 |
定陵,是明十三陵朱翊钧和两皇后的合葬墓,是我国按计划进行考古发掘的第一座帝陵。定陵地宫建筑,深邃神秘。共出土帝后衣冠和金银器皿等珍贵文物多达3000件左右,是不可多得的明史研究实物资料。
十三陵管理处网站资料:
明定陵地面建筑的总布局,呈前方后圆形,含有中国古代哲学观念“天圆地方”的象征意义。定陵早在万历帝生前就开始营建,万历十二年(1584年)开工,历时6年方完成,耗银八百万两。陵墓建成时皇帝只有28岁,直到1620年才正式启用,该陵墓整整闲置达30年之久。
定陵是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园之一。地面建筑18万平方米,前有宽阔院落三进,后有高大宝城一座。陵正门前方是三卒汉白玉石桥。过了桥是高大的碑亭。亭周围有祠祭署、宰牲亭、定陵监等建筑物300多间。再往后就是陵园最外面的围墙-外罗城(围墙外的围墙)。
明神宗显皇帝朱翊钧是明穆宗朱载垕的第三子。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八月十七日生,隆庆二年(1568年)三月十一日立为皇太子,隆庆六年六月十日即位,次年改元万历。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驾崩,享年58岁。九月上尊谥为“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十月三日葬定陵,庙号“神宗”。明神宗是明朝享国最久的帝王,也是典型的荒淫怠惰的君主。
明神宗显皇帝朱翊钧
古树
小石碑
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