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界(2):罗马尼亚珍宝(二)

标签:
国家博物馆国家文物局罗马尼亚文化部罗马尼亚珍宝青铜时代与铁器时代 |
分类: 芝加哥印象和看世界 |
罗马尼亚文化部、中国国家文物局、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主办,罗马尼亚国家历史博物馆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承办的“罗马尼亚珍宝”展于2016年1-5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
整理参观的资料,这是了解一个不熟悉民族的机会。
按照国家博物馆,将展览分为五个部分,并录网站文字介绍:
5-2、青铜时代与铁器时代早期
青铜时代(公元前3500—前1150年),印欧部落的大规模迁徙,引发罗欧洲大陆的种族、社会、文化等发生重大变化。印欧部落陆续从位于黑海和里海北部大草原上的古老家园来到这里。在罗马尼亚境内,这支新来的民族征服并毁灭了辉煌成熟的库库特尼文化、古梅尼察等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并强制推行他们的语言与习俗,导致罗马尼亚文化在接下来的数个世纪内逐渐走向衰落。直至青铜时代早期(公元前2300—前1500年),瓦蒂纳文化、格尔拉马雷文化等新文化相继兴起,诸多高地要塞和圣所纷纷得以建立,金铜冶炼业高度发达,陶器制作更加精美繁复。
青铜时代晚期文化在铁器时代早期(公元前1100—前650年)得以延续,其中以新兴的加瓦—勒普什文化、巴巴达格文化、巴萨拉比文化为代表。罗马尼亚最早的铁器制作可追溯至公元前11世纪,证明了这种新技术在色雷斯部落的早期传播。直到公元前9世纪,青铜武器、工具和饰物仍然十分普遍。此外,罗马尼亚境内出土的几处藏有数百件金器的大型窖藏显示,冶金术在早期铁器时代仍然十分发达。
古希腊式桶状青铜容器
铁器时代早期或中期(公元前1000—前900年)
瑟拉日县瑟格乡出土
扎勒乌市历史与艺术博物馆
瑟格青铜器窖藏发现于1972年,出土青铜器包括2把直銎铜斧、2枚长矛头、1顶残头盔、21只手镯、2把镰刀残片、1片刀刃尖、1把锯条、4块浮雕圆牌残片、6个两种类型的杯子、1个古希腊桶式器皿和2只青铜器皿把手。
此次展出的是其中一件古希腊式桶状青铜容器,其肩部两侧焊接对称的双鋬。通体涂绘绿松石色彩,明亮有光泽。器形端庄秀美,绿松石色彩光润。
(图片来源:国家博物馆网站)
祭祀四轮马车
第一铁器时代中期巴萨拉比文化(公元前800—前700年)
泰莱奥尔曼县布若卢乡布若卢村出土
罗马尼亚国家历史博物馆
史前时期,盖塔-达契亚社会的精神文化主要受到多瑙河上游的影响。其中“候鸟”(极有可能是水鸟或天鹅)拉船或太阳车的形象是某种宗教文化的象征物。这一象征在公元前13-前19世纪的欧洲比较常见,但此后消失。
此四轮马车上饰有相对的两只水鸟,专家推断这是始于史前时期且已消失的宗教习俗在喀尔巴阡山-多瑙河一带的最后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