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104):清董邦达静宜园二十八景观

标签:
董邦达静宜园香山北京瞬间清朝 |
分类: 北京瞬间元明清书画 |
看董邦达画《静宜园二十八景观》感觉很亲切,因为就是不远处香山的事儿。
整个画面有从容不迫的感觉。
近年来,香山陆续恢复了一些清代建筑。有的学者主张不要假古董,我赞成;进而如再主张不要复建古建,我觉得近迂腐。须知,现在很多羞羞答答宣称“始建于某朝(汉、唐,等)”的古建筑实际都是明、更多是清重新建的。关键是要有高标准。
清董邦达画静宜园二十八景观
(图片来源:石渠宝笈特展网站)
清董邦达画静宜园二十八景观局部
(图片来源:石渠宝笈特展网站)
石渠宝笈特展网站:
清董邦达画静宜园二十八景观
《石渠宝笈》著录名称:董邦达画静宜园二十八景图一轴
绫本设色无年款
纵一九六厘米横一五三· 二厘米
《石渠宝笈续编》著录重华宫贮藏
鉴藏宝玺:八玺全
董邦达(一六九九 — 一七六九),字孚存,号东山,浙江富阳人。清雍正十一年(一七三三)中进士。累官至工部尚书、礼部尚书。曾参与内廷《石渠宝笈》《秘殿珠林》诸书的编纂。
本幅款署“臣董邦达恭绘”。钤“臣邦达印”“恭绘”二印。设色画香山静宜园全景共二十八处。据乾隆御制《静宜园记》记载,该园于乾隆十年(一七四五)在香山开始营造,乾隆十二年(一七四七),命名为“静宜园”。其依凭山势,逶迤绵延,分成若干区域,步移景易,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致有机融合。乾隆帝题署的二十八景即:勤政殿、丽瞩楼、绿云舫、虚朗斋、璎珞岩、翠微亭、青未了、驯鹿坡、蟾蜍峰、栖云楼、知乐濠、香山寺、听法松、来青轩、唳霜皋、香岩室、霞标磴、玉乳泉、绚秋林、雨香馆、晞阳阿、芙蓉坪、香雾窟、栖月崖、重翠庵、玉华岫、森玉笏、隔云钟等。此图用笔精细,设色清丽秀润,气氛烘托宁静幽雅,既表现出树木山石的自然面貌,又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在董氏众多的传世作品中,此件堪称精品。(文金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