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87):都城真正的地标--钟鼓楼

标签:
北京瞬间钟楼鼓楼中轴线元朝 |
分类: 北京瞬间北京史 |
一直对钟鼓楼有点熟视无睹,总觉得每个古城似乎都有,而且它就在那里,随时都可以去。
有几个人登过钟鼓楼?
直到有一天到鼓楼下吃姚记炒肝,才登楼一看。
钟鼓楼是北京作为都城建城定位很重要的标志物。城楼屡遭火毁。从现存建筑来看,没有能点着的东西。冬天登楼,非常干冷。
钟楼在北,鼓楼在南。
登完以后感觉,很值得。
元至元九年(1272年),在元大都城(即今北京)中心建钟鼓楼,后毁于火。
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重建,后又毁于火。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重建钟鼓楼,位于都城南北中轴线北端的地位。后相继毁于火。
清乾隆十年(1745年),钟楼重建,两年后竣工。这次为了防止火灾,建筑全部采用砖石结构。钟楼通高 47.9米,重檐歇山顶,上覆黑琉璃瓦,绿琉璃剪边,是一座全砖石结构的大型单体古代建筑。铜钟制造于明永乐年间,悬挂于八角形木框架上,通高7.02米,钟身高5.5米,下口直径有3.4米,钟壁厚12到24.5厘米,重63吨,是目前中国现存铸造最早、重量最重的古钟。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鼓楼二楼毁于火灾,乾隆时重建,嘉庆五年(1800年)重修。通高46.7米。楼身坐落在4米高的砖砌城台之上,东西长约56米,南北宽约33米,台上四周围以宇墙。
钟鼓楼在元、明、清都城中位置
钟鼓楼
钟楼
鼓楼
登楼之路
从鼓楼眺望京城
钟鼓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