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94):宋赵昌写生蛱蝶图卷

标签:
石渠宝笈武英殿写生蛱蝶图卷赵昌文化 |
分类: 北京瞬间汉唐宋书画 |
看宋赵昌《写生蛱蝶图卷》,有一种非常放松的感觉,特别是在武英殿这样庄重的地方。
宋赵昌写生蛱蝶图卷
(图片来源:石渠宝笈特展网站)
宋赵昌写生蛱蝶图卷局部
(图片来源:石渠宝笈特展网站)
石渠宝笈特展网站:
宋赵昌写生蛱蝶图卷
纸本 设色
纵二七· 七厘米 横九一厘米
《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贮御书房 钤五玺
赵昌(? — 约一〇一六),字昌之,广汉(今属四川)人,一作剑南(今四川剑阁之南,实同于广汉)人。性傲,不惧强势,多游于巴蜀山水之间,其画往往深藏不市;初师滕昌祐,善画花果,多作折枝花,亦工草虫,尤以写生闻名,强于赋色;摹写自然时,深入观察四时景致特征,笔迹轻润,赋色虽艳,然平滑匀薄;不仅写景之形,也神韵盎然,自然明润,自号“写生赵昌”。他的大部分作品经过宋代徽宗内府收藏,计一百五十四件于《宣和画谱》中著录,多为花卉、瓜果、虫蝶等。
此卷绘野草闲花,彩蝶蹁跹,蚱蜢青青的景象。宋人沈括论“写生”时提到“诸黄画花,妙在赋色,用笔极新细,殆不见墨迹,但以轻色染成,谓之写生。”此画即先以墨笔勾勒花草虫蝶,下笔细谨爽利,不失逸趣,运笔顿挫自如,而后用“轻色”反复晕染,使最初勾勒的轮廓隐现,达到色不碍墨,墨不夺色的效果,而图中的荆棘和矮花则不作勾勒,直接用色绘成,在精妍典雅之外又添自然野逸的气韵。
此画卷上无作者款印,依明代董其昌题跋定此卷为赵昌之作。徐邦达先生鉴定此画为“宋代花卉中少见的新风格,艺术水平很高,但不一定是赵昌”,并将此画定为珍品。
根据画中钤印可知此画流传有绪。曾为南宋权相贾似道收藏,钤有其鉴藏印“魏国公印”“秋壑”,德佑时贾似道因卖国获罪被抄家,此卷收入官府,钤“台州房务抵当库记”(半印);入元后,经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之姊鲁国大长公主收藏,钤“皇姊图书”;入明时,经内府典礼纪察司存,钤“典礼纪察司印”(洪武时官印),与隔水上的“卷字拾号”骑缝书同为明内监登记管理宫中藏书画的统一标记;清代梁清标收藏并钤其鉴藏印“蕉林居士”“棠村”“冶溪渔隐”等;后收入清朝内府。清末,末代皇帝溥仪从故宫盗运出大批书画名迹,存于长春伪满皇宫的小白楼内;一九五二年,东北文化部组织工作组清查清宫散佚文物,原伪满国兵朱国恩上交此画及其余文物,由当时的东北博物馆保存,后此画与北宋崔白《寒雀图》卷等由国家文物局拨交故宫博物院收藏。(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