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厚德东方
厚德东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0,432
  • 关注人气:35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瞬间(75):隋佚名章草出师颂卷

(2015-12-23 18:15:20)
标签:

北京瞬间

出师颂

隋朝

章草

石渠宝笈

分类: 北京瞬间汉唐宋书画

故宫石渠宝笈特展大多有明确的作者,没有的也找了一个人名来托着,如顾恺之。有一件注明“佚名”的引起我注意。因为隋朝书法很少见,而且文字非常洒脱,神采飞扬。

北京瞬间(75):隋佚名章草出师颂卷
北京瞬间(75):隋佚名章草出师颂卷
北京瞬间(75):隋佚名章草出师颂卷
北京瞬间(75):隋佚名章草出师颂卷
北京瞬间(75):隋佚名章草出师颂卷

隋佚名章草出师颂卷

(图片来源:石渠宝笈特展网站)

故宫博物院石渠宝笈特展网站:

隋佚名章草出师颂卷

纸本

纵二一·二厘米 横一二七·八厘米

《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贮宁寿宫 八玺全

根据著录书及鉴藏印记,此本称为绍兴本《出师颂》。绍兴本《出师颂》本无名款,后人认为是西晋索靖或南朝梁萧子云作,或谓隋贤或唐人书,并无定论。从本幅中有唐太平公主、李约、王涯等人鉴藏印看,书写不会晚于初唐。据宋米友仁跋定为“隋贤书”当较可信。此书属较典型的早期章草书体,“蚕头凤尾”带有隶书遗痕,“银钩虿尾”具草书特征,整体书风规整而不失变化,劲健中见自然飞动之势,古朴又典雅,是六朝以来创立规范章草的传统体貌,唯稍增飘逸之势,与隋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草体大致相近。

流传情况大致是:唐代经太平公主、李约、王涯先后鉴藏;南宋绍兴年间入内府;明归王世懋;清初由安岐收藏,后入乾隆内府。此卷本幅后有米友仁、张达善题跋。民国十一年(一九二二)十一月初九日,溥仪以赏赐溥杰的名义携出宫外,一九四五年后散落匿于民间,张达善书跋尾部分被拆分出去。二〇〇三年由拍卖公司征得此卷本幅与米友仁所跋一段,故宫博物院以巨资购回。此卷跋尾部分,二〇一三年九月由中国嘉德和陆牧滔先生捐献回宫。

明王世贞《弇州山人续稿》、清吴其贞《吴氏书画记》、顾复《平生壮观》、安岐《墨缘汇观》、康熙内府《御制佩文斋书画谱》著录。(张震)

故宫网站介绍比特展网站详细一些,包括早期印章的具体情况。

北京瞬间(75):隋佚名章草出师颂卷

北京瞬间(75):隋佚名章草出师颂卷
北京瞬间(75):隋佚名章草出师颂卷
北京瞬间(75):隋佚名章草出师颂卷

隋佚名章草出师颂卷印章部分

(图片来源:石渠宝笈特展网站)

故宫网站藏品栏目:

章草书出师颂卷

《出师颂》卷,隋人书,纸本,章草书,纵21.2cm,横29.1cm

本幅无款。鉴藏印记有22方,计为:唐太平公主梵文印三藐母驮,唐邵王李约邵约之印,唐中书侍郎王涯永存珍秘(钤两处);宋高宗(联珠印)、宋内府书印(半印)和内府秘书之印;明以前人之蓑笠轩印历代永宝刘氏中守刘完私印安元忠印及二印文不辨之印;清安岐仪周珍藏,清内府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乐寿堂鉴藏宝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诸玺。

后纸宋米友仁跋:右出师颂,隋贤书,绍兴九年四月七日,臣米友仁审定。右下钤监书画博士印。左鉴藏印记6方,计有:(半印)、“□“□□山牧古希天子寿及一印文不辨印。右鉴藏印6方,为安仪周家珍藏五福五代堂宝八徵耄念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

引首篆书晋墨两字及花押,押上钤御府图书,据押和印,前人定为宋高宗书,实为明人仿写。另有清内府鉴藏印太上皇帝石渠定鉴宝笈重编宁寿宫续入石渠宝笈。左上乾隆癸巳(三十八年,1773年)御题一段。

前隔水鉴藏印有:明王世懋琅琊王敬美氏收藏图书,清安岐仪周鉴堂,清内府八徵耄念之宝。后隔水乾隆戊辰(十三年,1748年)御题一段,下钤印,另有清安岐鉴藏印麓邨

此本见于著录的有:明·詹景凤《东图玄览》、王世贞《弇州山人续稿》、吴其贞《吴氏书画记》、孙鑛《书画跋跋续》、清·顾复《平生壮观》、安岐《墨缘汇观》、吴升《大观录》、《石渠宝笈续编·宁寿宫》、阮元《石渠随笔》、孙岳颁《佩文斋书画谱》、倪涛《六艺之一录》等书。刻入《三希堂法帖》。

根据著录书及鉴藏印记,此本称为绍兴本《出师颂》,据米友仁跋,多定为隋贤书,也有认为是西晋索靖或南朝梁·萧子云写,乃至唐人作。流传情况大致是:唐代经太平公主、李约、王涯先后鉴藏;南宋绍兴年间入内府;明归王世懋;清初由安岐收藏,后入乾隆内府;民国十一年(1922年)十一月初九日,溥仪以赏赐溥杰的名义携出宫外,1945年后散落匿于民间不彰60余年;2003年由拍卖公司征得,故宫博物院以巨资购回。

《出师颂》作为流传有绪的章草墨迹曾留存有两本,一为此绍兴本,一为宣和本,后者曾入北宋内府,有宋徽宗标题征西司马索靖书宣和瓢印,一般定为西晋索靖书,也有认为是梁·萧子云书,经北宋《宣和书谱》、明·文嘉《钤山堂书画记》、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等书著录。其流传情况大致是:北宋入宣和内府,明代似从严嵩家辗转入文彭手,后售于项元汴,入清后不存。宣和本曾刻入董其昌《戏鸿堂帖》,王肯堂《泼墨斋帖》亦曾摹刻,今仅存法帖拓本。

绍兴本《出师颂》本无名款,后人认为是西晋索靖或南朝梁·萧子云作,或谓隋贤或唐人书,并无定论。从本幅中有唐太平公主、李约、王涯等人鉴藏印看,书写不会晚于初唐。据宋·米友仁跋定为隋贤书当较可信。此书属较典型的早期章草书体,蚕头凤尾带有隶书遗痕,银钩虿尾具草书特征,整体书风规整而不失变化,劲健中见自然飞动之势,古朴又典雅,是六朝以来创立规范章草的传统体貌,唯稍增飘逸之势,与隋·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草体大致相近。故定为隋人书是合宜的。

撰稿人:单国强200912

录自书法空间网的《出师颂》释文

茫茫上天 降祚為漢 作基開業 人神攸讚 五曜宵映

素靈夜歎 皇運未授 萬寶增煥 曆紀十二 天命中易

西戎不順 東夷構逆 乃命上將 授以雄戟 桓桓上將

實天所啟 允文允武 明詩閱禮 憲章百揆 為世作楷

昔在孟津 惟師尚父 素旄一麾 渾一區寓 蒼生更始

移風變楚 蕩伐獫狁 至於太原 詩人歌之 猶歎其艱

況 將軍 窮域極邊 鼓無停響 旗不踅(該字左上部為)褰渾御遐荒功銘鼎宏(去蓋右加金)

我出我師 於彼西疆 天子餞我 輅車乘黃 言念舊勞

恩深渭陽 介珪既削 裂壤酬勳 今我將軍 啟土上郡

傳子傳孫 顯顯令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