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1115年-1234年)是女真族建立的王朝,女真原为辽朝臣属。从金朝起,北京成为王朝的都城。
需要尽可能的一些实物,才能使“金”的样子形象起来。

金朝疆域界图,首都博物馆
1114-1123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完颜晏)(1068-1123年)在位。
天庆四年(1114年),金太祖统一女真诸部后起兵反辽。于翌年在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白城子)建都立国,国号大金,建元收国。金朝第一个都城,称上京。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完颜晏)和皇后龙纹椁、凤纹椁
首都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注释,房山区金陵遗址出土,由整块汉白玉雕成。查资料,海陵王迁都后,将金太祖陵迁北京。
1123-1135年,金太宗完颜晟在位。
1125年,金朝灭辽朝。
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攻破北宋都城(今开封),俘虏徽宗、钦宗父子。北宋灭亡。

金代经幢,陶然亭
金朝古物:陶然亭注释文字介绍,金代经幢,始建于金太宗完颜晟天会九年(1131年)
4月19日,重建于清康熙六年(1167年)11月,至今有860余年。经幢四周德字为经文咒语。
1135-1149年,金熙宗完颜亶在位。
1149-1161年,(两次被废为庶人)完颜亮在位。
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在大兴府(今北京西南)建金朝第二个都城,称中都。北京自此成为一代王朝的都城。

首都博物馆复原的金中都

金中都水关位于丰台区右安门外。是迄今所发现的唯一一处完整的金中都建筑遗址。迄今国内所发现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一处水关遗址,为金中都城和中国古代城市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1990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
水关建造年代约在天德三年至贞元元年(1151—1153年)间。水关遗址全长43.4米。跨城墙而建,木石结构,水流经水涵洞由北向南穿城而出,流入护城河。现存的遗址主要有水涵洞地面铺石、两侧的残余石壁、进水口的“摆手”即城墙夯土等。研究认为应毁于元代中、晚期。







金中都水关遗址
以水关遗址为主体,建设了辽金城垣博物馆。可能大家对辽、金历史很陌生,我去参观的时候博物馆外几乎看不见指示牌,博物馆内几乎没有游客,很冷清。我下决心去得益于写博客,也算是写博客的好处之一吧。




辽金城垣博物馆
水关遗址北边不远处,有建于金宫殿故址的北京建都纪念阙,遗憾的是这里遗迹难寻。
北京建都纪念阙揭幕于2003年。正面朝南,“金宫殿故址”5个金黄色大字镌刻其上,其东面是侯仁之先生撰写的《北京建都记》碑文,西边是宣武区政府特别设立的建阙说明。



北京营城建都滨水绿道


北京建都纪念阙:金宫殿故址


北京建都纪念阙:北京建都记碑刻局部


北京建都纪念阙:金大事记碑刻局部
北京建都记
侯仁之
北京古城肇兴于周初之分封,初为蓟。及辽代,建南京,又称燕京,为陪都。金朝继起,于贞元元年即公元1153年,迁都燕京,营建中都,此乃北京正式建都之始,其城址之中心,在今宣武区广安门南。
金中都以辽南京旧城为基础,扩东、南、西三面有差,而北面依旧。城池呈方形,实测四面城墙,东长4510米,西长4530米,南长4750米,北长4900米。四面城垣各开三门,北城垣复增一门,共十三门。城内置六十二坊,前朝后市,街如棋盘。
皇城略居全城中心,四面各一门。正南宣阳门内有街直通皇宫应天门前之横街,两侧建千步廊,廊东有太庙,西有中央街署。宫城位居皇城东偏,宫室建筑分为三路,结构严谨。中路殿宇九重,前有大安、仁政两殿,为常朝之所,后有后宫,为帝、后所居。主殿大安殿建于三层露台之上,规模宏伟。东路有东宫、寿康宫、内省诸建筑,西路有蓬莱院、泰和宫等建筑。宫城内西南隅凿鱼藻池,建鱼藻殿,以为宫城之内苑,故址即今白纸坊桥西之青年湖。宫城迤东置太子东宫,迤西为同乐园,有瑶池等湖泊。
中都城之扩建,将西湖即今之莲花池下游河道纳入城中,导流入同乐园湖泊及鱼藻池,又经皇城前龙津桥下,转而向南,流出城外。公元1990年,在右安门外大街迤西之凉水河北岸发现其水关遗址,已就地建为辽金城垣博物馆。中都近郊建有行宫多处,其最著名者为万宁宫,故址在今北海公园处。元朝继起,就其址规划扩建大都城,遂为今日北京城奠定基础。
公元1990年西厢道路改造,市文物研究所沿宣武区滨河路两侧,探得金中都宫殿夯土十三处,南北分布逾千米,并作局部发掘,从而确定应天门、大安门和大安殿等遗址位置。公元2003年为金中都建都850周年,应宣武区人民政府之约,撰文以记北京建都之始,刊石于金中都大安殿故址之前。(完)


金中都城复原图,辽金城垣博物馆

金中都城平面布局示意图,首都博物馆
1161-1189年,金世宗完颜雍在位。
1189-1208年,金章宗完颜璟在位。
金世宗、金章宗统治时期,金国政治文化达到巅峰,金章宗在位后期由盛转衰。
金朝古物:金章宗时期清水院(今大觉寺)石雕。详见《寻访纳兰性德(之六)》。
卢沟桥始建于1189年,1192年完工。“卢沟晓月”从金章宗年代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经多次重修,到康熙年间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建。通常所说的卢沟桥有八百余年历史,是把新旧两个桥的时间算在一起,现存卢沟桥只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卢沟桥
1208-1213年,卫绍王完颜永济在位。
1213-1223年,金宣宗完颜珣在位。
1214年,金宣宗受蒙古帝国掠夺与威胁,宣布向南迁都开封府,称南京。
1223-1234,金哀宗完颜守序在位。
1234年,金昭宗完颜承鳞。
1234年,金国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夹击下覆亡。
1125年,金灭辽,北宋参与。1127年,金灭北宋。
1234年,蒙古灭金,南宋参与。1279年,元灭南宋。
金陵原在黑龙江省阿城县,1153年建都燕京后,于1155年迁来太祖睿陵和太宗陵。在房山区云峰山脚下,修建了北京地区第一个皇家陵园。1156年又迁来始祖等10个帝陵。后熙宗、世宗、章宗、睿宗、显宗等也陆续葬于此地,金陵故此得名。陵区内还葬有皇子及重要大臣的“诸王兆域”。1985年,文物部门开始对金陵遗址调查和试发掘,已发现石雕、碑记、御路和建筑构件、遗址等大量宝贵文物。

金,文臣像,房山区长沟出土
辽金城垣博物馆藏品

金,武将像,房山区长沟出土
辽金城垣博物馆藏品

金,石虎,房山区长沟出土
辽金城垣博物馆藏品

金,石雕水池,房山区金陵出土,辽金城垣博物馆藏品

金,牡丹纹石栏板(房山金陵出土),辽金城垣博物馆藏品

金,龙纹石栏板(房山金陵出土),辽金城垣博物馆藏品



金代瓷器,简朴生活—北方金代民间用瓷展
辽金城垣博物馆展出
附几张首都博物馆北京历史部分展出的金朝文物:

大金故金紫光禄大夫乌古论公墓志

白釉黑花磁盘,海淀区金墓出土,首都博物馆

磁州窑龙凤纹大罐,首都博物馆

金朝印章,首都博物馆

金朝瓷器,首都博物馆




金朝瓷器,首都博物馆

历代北京城位置图,首都博物馆


逐水而居北京城,首都博物馆
补充“外地”金朝文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