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9):评价者王国维和曹寅

标签:
王国维曹寅纳兰心事一人而已纳兰容若 |
分类: 纳兰容若 |
对纳兰容若的评价中,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人、两句。
一是王国维“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一是曹寅“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
王国维曾任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在乾清宫,南书房和乾清宫侍卫值房一墙之隔(现已打通),两人或先后(200余年)在一间办公室上过班?
乾清宫南书房和侍卫值房
曹寅小纳兰容若(1655年生)3岁,两人先后任过康熙侍卫。曹寅的孙子曹雪芹著有《红楼梦》,康熙的孙子乾隆评价:“此盖为明珠家事作也。”
其一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王国维:《人间词话》,作于1908-1909年。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初名国桢,字静安,浙江省嘉兴海宁人。近代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学者,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
1923年,受命任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
1925年,任清华研究院教授。清华学堂建于1909年-1916年。宣统辛亥年(1911年),清军机大臣那桐为清华学堂题写了校名。1925年曹云祥执掌校政时,清华增设新制大学部和国学研究院。学校先后聘请了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等担任清华国学院的导师。
雕塑:国学四大导师
作者:李鹤,2011年
左起:梁启超、赵元任、王国维、陈寅恪
国家博物馆大厅
清华学堂
1927年6月2日,王国维雇人力车至颐和园,于昆明湖鱼藻轩自沉。
夕阳中的颐和园昆明湖
清华大学王国维纪念碑立于1929年。碑身高七尺,正面书“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背面是陈寅恪撰写的碑文,碑式为梁思成所拟。碑文如下:
海宁王先生自沉后二年,清华研究院同人咸怀思不能自已。其弟子受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佥曰,宜铭之贞珉,以昭示于无竟。因以刻石之词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后世。其词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其二: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
曹寅:《题(张纯修)楝亭夜话图》,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
曹寅(1658年-1712年),文学家、藏书家,字子清,号荔轩,又号楝亭。资料记载,康熙十年(1671年)前后,13岁的曹寅可能成为了康熙的伴读。康熙十四年(1675年)为康熙侍卫。二十多岁时被提拔为御前二等侍卫兼正白旗旗鼓佐领。康熙二十九年任苏州织造,三年后移任江宁织造,康熙四十二年起与李煦隔年轮管两淮盐务,凡四次。康熙后四次南巡皆住曹寅家。善骑射,能诗及词曲,作有《楝亭诗钞》、《词钞》、《续琵琶记》等。又汇刻前人文字、音韵书为《楝亭五种》,艺文杂著为《楝亭书十二种》,校勘颇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