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11):遥想盛唐大明宫

标签:
大明宫含元殿丹凤门遗址历史 |
分类: 北京瞬间中国史 |
在国家博物馆,看大明宫遗址出土的莲花纹方砖和瓦当、含光殿“毬场”石志,以及《步辇图》摹本,遥想大唐盛世。
莲花纹方砖
唐(公元618-907年)
1956年西安唐大明宫遗址出土
莲花纹方瓦当
唐(公元618-907年)
1956年西安唐大明宫遗址出土
含光殿“毬场”石志
唐(公元618-907年)
1956年西安唐大明宫遗址出土
“含光殿及毬场等大唐太和辛亥岁乙末月建”石志表明马球场己成了宫殿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步辇图》摹本
唐阎立本绘
原件藏故宫博物院
阎立本(601-673年),雍州万年人,隋代画家阎毗之子,阎立德之弟。唐太宗时任刑部侍郎,显庆初年,代兄做工部尚书,总章元年为右丞相。《步辇图》展示的,正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十五年(641年)接见吐蕃松赞干布使者禄东赞到长安迎接文成公主入藏时的情景。
休假去西安,大明宫遗址是其中一站。
大明宫始建于公元635年。是唐长安城的三座主要宫殿(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是中国古代最为辉煌的宫殿建筑群,曾经有17位皇帝在这里处理朝政。公元904年,唐末战乱,大明宫毁于战火。
丹凤门是大明宫中轴线上的正南门,东西长200米。规制、规模均创都城门阙之最,被文物考古界誉为“盛唐第一门”。2005年发掘时实测门阙墩台共开五孔门道,门道各宽8.5米,道中设石门槛,与史籍中“凤门五开,十扇开闭”记载相符。
含元殿是大明宫正殿。实测殿基高于平地15.6米,东西长200米,南北长100米。含元殿建造时利用龙首原的高地,视野开阔,可俯瞰整座长安城。
在大明宫遗址,想起圆明园遗址,想起世界潮流。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