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苏辙·姑苏:江南府学之冠--苏州文庙

标签:
苏州文庙四宋碑苏州碑刻博物馆苏州碑刻博物馆廉石苏州文庙棂星门苏州文庙大成殿 |
分类: 江南行:冀豫赣浙苏鲁冀 |

苏州文庙,即苏州府学,曾是除了曲阜的孔庙外,最大的一座。它还是庙学合一的滥觞。它的创立者是北宋名臣范仲淹。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
范仲淹出任苏州知州,次年就在吴越王营建的南园遗址上,设学立庙,并延请当时理学先驱更是著名教育家胡瑗为山长。一时名闻天下,各地州、县学争先效仿。此后历代拓建。到明清两代,府学文庙的规模达到极致,有江南学府之冠的赞誉。现如今文庙的面积仅为当时的六分之一,清一色的明清建筑--棂星门、戟门、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等。现在苏州文庙还是苏州碑刻博物馆,大名鼎鼎“四宋碑”就藏在该馆。

苏州文庙内有义务讲解员为参观者讲解四宋碑。

大成门,即戟门,明代成化年间重建,清代曾大修。东首掖门五十年代拓宽人民路时被拆除。

↓大成门内东侧墙壁嵌有《范文正公遗像》碑。



↓ 四宋碑 均为南宋刻石,即“天文图”,“坠理图”,“帝王绍运图”和“平江图”碑,简称为“天、地、人、城”四宋碑。1961年国务院将其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宋碑中的“天文图”,“帝王绍运图”,“坠理图”,是南宋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由黄裳描绘,淳祐七年(公元1247年)苏州著名刻工王致远刊石。
“平江图”,是在苏州知府李寿明主持下于绍定二年(公元1229年)由吕梗、张允成和张允迪勒石。“平江图”碑在本世纪三十年代曾由著名刻工邑人黄慰萱重挖,始成今貌。

↓明伦堂所在院落是碑刻陈列所。

↓“廉石”其貌不扬,是极普通的花岗岩。上镌隶书大字“廉石”,下有落款,字迹漫漶。只能看清“弘治九年岁在丙辰夏六月吉旦……”这块廉石背后的故事已被大书特书,感兴趣者可百度获知。

↓苏州文庙内还有一块平庸的太湖石。苏州西山明月湾邓氏宗祠,现改为“暴式昭纪念馆”,这位廉吏,两袖清风辞官返乡以石压船,只不过用的是西山特有的太湖石,莫不是这个?









↓文天祥像




↓大成殿重建于明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面阔七间、进深十三檩,重檐庑殿顶,由五十根楠木立柱支撑。



↓ 崇圣祠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重建。


↓棂星门,始建于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重建,是一座六柱三门四扉的大型青石牌坊。棂星门的位置是后移进来的。






↓苏州图书馆内有座民国时期的园林--天香小筑。

备注:图片拍摄时间2021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