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记忆·湘:乾州古城,少了文庙可不行!

标签:
乾州古城北门拱极门吉首乾州古城仁和居吉首乾州古城文庙吉首乾州古城城隍庙乾州古城罗荣光故居 |
分类: 记疫·鄂湘鲁冀京 |

湘西乾州,历史久远,可上溯到夏商时期。那时,这里先后繁衍生息着僰(音伯)人、猺(瑶)人、苗人等土著先民,聚落依万溶江而建。秦汉时期,这里是重要的商埠码头,城渐分明。至明清时期,古城具形,并逐渐成为苗疆边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乾州,地处盆地,四周环山,万溶江和天星河二水穿过,分陆地为三,状似乾卦,是谓乾州。乾州古城古迹均为清代建筑,现有北门,文庙、城隍庙、观音阁,仁和居、翦伯赞寄寓地、罗荣光故居,胡家塘周古建,安澜古井等。古城南门为2006年修复,面万溶江。

北城门(见首图)即景区大门。原名拱极门。始建于清嘉庆二年,是朝廷招兵买马的地方。
城门高大、坚固、气势恢宏。

乾州古城门票小贵,但附赠导游带游客逛古城。
↓下图穿民族服饰的苗家妹子,就是景区配给鱼和先生的导游。跟着她,走石板路、穿小巷、入古宅,听她如数家珍介绍城中的一砖一瓦,一景一俗。

胡家塘,唐宋时期就已存在,由大塘和小塘组成。小塘里有一口古井,叫安澜井。井深不可测,相传是与万溶江相通。这口井不仅解决了当地百姓的饮水问题,还为保卫乾州立下过汗马功劳。民国十四年(1925年)川军攻城月余最后败走,当时古城守军和百姓就靠这口井的井水来维持生活。

↓环塘有很多清代古民居


↓古城中新建的民居,也保有地域特色。







古城南门,原名通济门,是湘西银库所在地。当地百姓称南门通济门为“三门开”。

↓南门附带月城,东西各开有门,与南门形成“品”字,故名“三门开”。


乾州古城呈狭长的弧形,
城墙沿万溶江边而建,城外是一条绵延数里的河街。河街临万溶江一面是一排排架在河岸岩壁上的吊脚楼,河街内侧是城墙。


↓黄斌臣故居遗存--门阙


↓如今这里建成了湘西非遗园

↓馆内展板

点击放大图片可看清内容。

↓仁和居,乃古城内保存完好的清代古民居代表。




↓室内被辟为展厅,布展有黄永玉的画等。

↓乾州文庙修建于清朝雍正七年,后毁于战火。现存建筑格局为咸丰年间复建增建,主要建筑有棂星门、泮池、状元桥、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文昌宫、明伦堂等。
↓崇圣祠,文庙内唯一雍正七年始建时的建筑。
↓碑上没有年款,想必这就是介绍上说的嘉庆年间重建碑。
备注:图片拍摄时间2021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