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记疫·湘:洪江黔阳古城,芙蓉楼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朵小花

标签:
洪江黔阳古城中正门黔阳古城万寿宫黔阳古城芙蓉楼黔阳古城龙标胜迹门黔阳古城钟鼓楼 |
分类: 记疫·鄂湘鲁冀京 |

洪江市黔城镇有座保存完好度极高的明清古城--黔阳古城。古城三面环水,如子弹头嵌入沅江和潕水交汇处。古城内青石街巷纵横交错,明清建筑密布。依南北两条主道布有“九街十八巷”,其中,南正街以商业店铺为主;上河街、下河街等以会馆码头为主。此外,书院、文庙、祠堂等,星罗其间。古城西门又称中正门,其城门及门楼保存完好,门额“中正门”系民国时期戴笠所书。

站在中正门门楼上西东俯瞰

古城西北隅古建相对密集,“楚南第一楼”--芙蓉楼就在此。芙蓉楼不是孤立的一座古建,而是围绕它形成的一片园林,有碑廊,有亭台,有古城墙。古城东北隅也是古建相对集中之处,有古龙标山钟鼓楼和宝山书院,也是普明寺遗址所在地。这里亦有唐天宝年间遭贬谪至此的龙标尉王昌龄手植樟。古城内会馆、祠堂和名人故居也有不少。万寿宫、节孝祠和王有为故居是其中保存尚好者。古城明清时期庙宇众多,据清同治年间《县志》载,有普明寺、玉皇阁、城隍庙、东岳庙、将军庙、马王庙、龙王庙、文庙等,如今保存尚好的有文庙等。

古城所在的黔城镇,自汉以来,各朝均在此设立县治,汉立镡(音xin)城,唐天宝初更为黔江、龙标。宋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复置黔江。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始置黔阳。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古黔城明清建筑大量使用红砂石、青石板、小青瓦、杉木、石片等,并融合了本地侗族、苗族建筑特色,如窨子屋、晒楼等。
建筑风格极具特色。






↓耸翠楼
↓豹皮黄药楠,树龄五百余年。


↓钟鼓楼,原普明寺内建筑


上图下为普明古井,下图为昌龄香樟。普明古井是普明寺内一座古井,寺僧常在水患时普济民众用。唐天宝年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这棵香樟树传为他手植。树龄1200年,国家一级树木。

↓千年铁树,树龄1250年,国家一级树木。
↓宝山书院左侧一民国建筑,为某办公地,不对外。
备注:图片拍摄时间2021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