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进豫·济源:济源博物馆--看釉陶俑如何演绎出汉代烟火!
标签:
济源博物馆济源庙街遗址济源沁北电厂西窑头遗济源五龙口西窑头遗址古轵出土文物精品展 |
分类: 博物馆系列 |

济源博物馆,是一座国家三级博物馆。博物馆两层楼布展,出展馆藏文物特色鲜明、布展有序、宣介册制作精心。要知道,现在太多的博物馆不向参观者提供免费宣介册,而且两极分化,要么像河南博物院、洛阳博物馆这样的国家一级博物馆;要么像沁阳博物馆、偃师博物馆这样的国家三级博物馆。

济源博物馆宣传册介绍:馆藏文物三万余件,上起远古时期动植物化石,下至近现代民俗实用物品,质地涵盖金、银、铜、铁、玉、石、陶、瓷、纸、布、皮和丝等,尤以汉代釉陶冥器最具特色。博物馆设有两个常展,济源历史文明展和馆藏历代钱币展。在历史文明展中有汉代陶釉俑、历代铜镜和瓷器精品展三个独立单元。


济源市庙街遗址是唯一史书(《竹书纪年》)记载的夏都遗址,历次考古发掘整理出商周文化和龙山文化层。


上图和下图,博物馆标注为夏代陶器。


上组图为商周时期青铜器。

上图博物馆文案中贴图为汉代灰陶阁,实物见后面附图。


博物馆出展的青铜器文物数量不多,种类基本齐全。



馆藏精品之战国铜鼎(见上图和下图)。博物馆宣传册这样介绍:1992年济源市公安局破案所获,移交济源博物馆收藏。该件青铜器直口深腹,上腹部饰云纹并被一周凸弦纹隔开,圜底,兽面纹蹄形足。盖呈弧形,顶盖有环形矮支柱捉手,捉手内盖顶中心外施火纹,外一周施回纹,其外一周宽平纹,再外饰云雷纹一周,捉手支柱外饰一周菱形雷纹,盖外区饰云雷纹被三周凸弦纹间隔开。


这一组西晋镇墓兽(见上图和下图),三种不同来源。2008年4月28日济源思礼镇柴庄村出土;1991年11月济源文管所移交;2003年7月8号济源五龙口莲东村M10出土。西晋镇墓兽鱼看得不多,所以这四宝鱼很喜欢。

古轵国出土文物是济源博物馆一大亮点,两汉时期的文物最多,其中的汉代釉陶俑格外引人注目。

馆藏精品之汉代鸟首流带盖铜盉(见上图和下图),博物馆宣传册中这样介绍:1973年在济源轵城镇泗涧村出土。铜盉的口部呈圆形,肩部丰满呈圆弧线,壶嘴弯曲成鸟首形,上面饰细羽纹,壶嘴尖细若鸟喙,静置时口自闭合,盖与体不离。腹部饰三个兽蹄形足。盉盖中心焊接一个兽形纽,是汉代青铜器制作工艺的代表作。
从下图开始穿越回汉代,感受汉代贵族的生活,以及他们的声色犬马!










馆藏精品之汉代彩绘陶杂技俑(见上图和下图)。博物馆宣传册这样介绍:1988年济源市五龙口北官庄汉墓出土,此件文物一樽三俑组成,三俑于陶樽口沿上表演倒立杂技。整件通高27厘米,樽高7.6厘米,口径11.2厘米。樽为圆口收敛,直腹平底,下承三个矮兽足。三个陶俑头顶挽髻,分别倒立于陶樽口沿上做杂技表演。陶俑和樽腹上施有一层白色陶衣,陶衣上尚残留有朱色彩绘。这件彩绘杂技俑不仅是汉代杂技艺术的真实写照,同时也反映了汉代陶工的陶塑技术水平,对研究我国杂技表演艺术的历史沿革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有师友问鱼,商山四皓怎么和济源挂上了。商山四皓不是陕西商洛人吗?如果你重新梳理商山四皓何时由四皓变成商山四皓的就会对他们是商洛人产生怀疑。推荐大家到搜狐网搜索济源商山四皓文化研究会成员姜燕写的《“商山四皓”最后的隐居地到底在哪里?》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济源博物馆给商山四皓留有一地!鱼在查阅资料石在北宋人乐史写的《太平环宇记》52卷“河北道”中下面注释标注:四皓--河内轵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