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2019-03-08 19:50:45)
标签:

阳山县北山古寺

韩愈亲栽黄金桂树

清陈栻辑《集禊帖》

粤闽纪行·鱼在在藻

佛学

分类: 粤闽纪行:赣粤闽皖苏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北山古寺,闻名而来。山路弯弯,越是临近寺院,路越发陡峭。导航导到山门外,这里的停车场很小,只能停五六辆车。北山古寺山门为清代建筑,五开间,中间为门。门前东西两侧各植有一株桂花树,树根部由石栏杆圈围。东侧桂树干遒劲,枝丫繁茂,树上标注说此树为韩愈手植,已千年的树龄。两株桂树的栏板上各嵌有一方清代游人赋诗。山门上有清嘉庆年间的石刻横额“北山古寺”。山门东西两侧有耳房,东耳房内墙壁上嵌有两方碑刻,西侧空置。两耳房侧的建筑,被作为寺院管理人员办公场所。在东侧门外发现题记为落款为米芾的碑刻,与它并排还有一方清人碑刻。鱼所感受到的“北山古寺的古”就这些。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北山古寺坐落在贤令山麓,坐北向南,因山构筑,占地十多亩,飞檐翘角,体态堂皇。周围群山相抱,树木葱笼;寺前禹门叠浪,馨泻而下;寺内花木丛生,环境幽美,为本县寺庙之冠。北山古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之后历代屡经增修。寺原为四楹大院,首楹右为郑仙翁祠,左为韩大仙祠,中为大门,横眉上刻"北山古寺"四字,一双石狮雄居山门左右。门内设放生池,清撤的九曲水,从寺后"古洞韵泉"处徐徐而注;池上筑金水桥,过桥即为二楹的元帝殿,殿右为三元祠,左为七贤祠,祠内墙嵌有宋书法家米蒂草书:"且看山斋"等唐宋明清的八件碑刻,笔意精劲,世所罕见。三楹右为文昌祠,中为观音阁,左为读书松桂林,墙壁上嵌有清阳山令萧炳埅韩愈真迹:"鸢飞鱼跃"等碑刻,并存放着宋文天祥手书:"忠孝廉节"。清阳山令符翕手书《谒韩文公祠》和清简朝亮《登贤令山诗》等碑刻,这些碑刻,书法精妙,件件珠玑,令人叹为观止。四楹为大雄宝殿,内列三宝佛象及十八罗汉,雕工细腻,各具其姿,神态逼真,可惜后人折宝殿建礼堂,佛象罗汉被埋。登临寺门,放眼远眺,山峦披绿锦,湟川穿银带;城郊田块整然,城区楼房矗立,勃勃生机,一览无遗。(摘自百度)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正是因为前面的游记,鱼和先生才来到阳山县北山古寺,只可惜上文中提到的许多许多早已经变成过去时。上文中提到只有落款为米芾的碑刻被摆放在角落里……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韩愈和阳山县(属连州)有着紧密的联系,除了他还有稍后的刘禹锡,他们对连州有开风化之功!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唐贞元十九年冬(803),监察御史韩愈请减免灾民赋税而获罪,贬连州阳山县令。韩愈的不幸,却是连州阳山之幸!明代《连州志序》提到:中唐时期,风气犹未开化,从韩愈《送区册序》可以看见……晚唐以来,风气大变,一直延续到南宋。究其根源,是从韩愈贬阳山县、刘禹锡谪连州开始……大中元年(847)刘瞻考中进士之后,其后三百多年,能诗擅文、考中进士、升任高官的人,接连不断……韩刘二人确实有功于连州。清代《阳山县志序》说到:韩愈未到之前,阳山是荒僻瑶乡。韩愈来后,行仁政,兴文教,百姓知制度识诗书。经过读书教育,鸟言夷面转为文明衣冠,蛮横无理化为礼义谦让,让千年以后能够寻风问俗……天下因韩愈才知道阳山!韩愈之后,名胜渐开,访古留题,不乏名人贤者……的确,韩愈在阳山县令任上仅一年多,对连州阳山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摘自阳山政府门户网站)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上图这方嵌在栏板中的碑刻是清代龙门李均修少欧题《唐桂并序》,七言绝句四首。文采一般,但情真意挚。
登山游览兴方赊,桂树千年物色加。叹息华清歌舞地,荒芜难觅旧时花。
栽花从古重河阳,争羡冬荣可傲霜。笑尔太真恩宠备,尚留遗恨未闻香。
枝头嫩绿尚青青,自植长生不记龄。历尽兴亡花一色,何愁泪下雨淋铃。
嗟予生晚浚方知,新旧唐書会意时。毕竟山林根柢(音底)厚,赏音休慨遇多奇。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上图这方嵌在栏板中的碑刻为光绪岁次辛卯仲夏燕山耿万川题。此为和诗,步李韵。鱼抄录一首。O(∩_∩)O~,和李少欧一样乏采可咏。
游徧韩山兴复赊,桂留唐代叹無加。天香仙骨依然在,恰是千年长命花。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史料记载北山古寺重建有五次:第一次是明万历年间知县郑梓(1582~1586年任);第二次是明崇祯年间知县王明选(1628~1632年任);第三次是清雍正年间知县黄道泰(1733~1735年任);第四次是清嘉庆年间知县周家俊(1817~1819年任)。他还于嘉庆戊寅年(1818年)亲笔题写北山古寺名;第五次是清同治八年至光绪元年间知县孙福清、褚瑛、姚颐寿、肖丙堃(1869~1875年任)。肖丙堃于光绪元年(1875)撰写《重修北山寺碑记》。北山古寺至清雍正年间,便是一座具有相当规模的佛寺了。从明嘉靖中始建至清同治、光绪年间最后一次重修,北山古寺始终保持四合院式、砖木结构瓦房的独特建筑风貌。(摘自佛教导航网)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山门外的县级文保碑,山门上题刻匾额(见上组图上)为“嘉庆戊寅冬月(1818年)、知阳山县事周家俊二”山门前石狮和山门抱鼓石为清代遗物。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五开间山门为砖木结构。然而如今的北山古寺“从明嘉靖中始建至清同治、光绪年间最后一次重修,北山古寺始终保持四合院式、砖木结构瓦房的独特建筑风貌”早已不在了。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北山古寺另外两方清人碑刻就是在这里发现的。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上图碑刻为清人陈廷瑢题刻的《唐昌黎伯韩文公阳山故迹十咏并序》,落款为清人阳山县典史可堂陈廷瑢并有印章,其后有补记,落款为山左韩凤祥并有印章。在此之后还有落款为:阳山县人民政府,公元一九八六年。鱼此碑刻拍摄得不好,点击放大后,不能完全辨识出碑文且鱼在旅途也不能全身心投入。故只将上碑刻解读到此。鱼有些不解这方碑刻为何会落上:阳山县人民政府,公元一九八六年”???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上图和下图为与上一方碑刻同在东耳房内的另一方碑刻,因为上悬有盘香,不易拍摄,故析为两张图。碑刻题为《碑成因附》,落款为“明弘治壬子岁蒲蓈本学训導上饶郑荣”。明弘治壬子岁即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内容为三篇劝学文,分别是仁宗皇帝、真宗黄底和韩文公劝学文。这方碑刻很有价值,碑文证实了韩文公对连州风化的开蒙大功!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左为落款为宋浛涯尉米芾书:且看山。此方碑刻左下方还有阳山县人民政府,公元一九八六年画刻字样。右为落款为集禊(音系)帖、文峰书“此地看崇山峻岭,是日也天朗气清”。《禊帖为清陈栻(音饰)辑。“陈栻江苏吴县人,字泾南,号斗泉。以文学知名于时。书法仿米芾,山水学董其昌,间亦画佛像及仕女。”看来左侧这方落款为米芾碑刻乃清人陈栻题记。难怪会被弃置一旁。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北山古寺以山门为分界点,其后的建筑依山起势均为新建,佛像更是繁多到见缝插针。第一眼看时被震慑住,以为到了须弥山圣境。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在北山古寺最高建筑金刚塔处下瞰阳山县,感受群山簇拥下的阳山县,正在向城市规模发展。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9)粤闽纪行·粤:阳山县北山古寺--梵界须弥山圣境!
 感谢朋友们和鱼一起访阳山县北山古寺,下期清远飞来寺再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